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金人之缄

    [拼音] jīn rén zhī jiān
    [释义]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。
    [出处] 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孔子观周,遂入太祖后稷之庙,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,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古之慎言人也。”
  • 计然之策

    [拼音] jì rán zhī cè
    [释义] 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,用计然之策,修之十年而国富;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。所谓计然之策,主要指“六岁穰六岁旱”的农业循环学说,农末俱利的平籴论,以及物价观测、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“积着之理”。后因以泛指生财致富之道。
    [出处] 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,用计然之策,修之十年而国富;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。所谓计然之策,主要指“六岁穰六岁旱”的农业循环学说,农末俱利的平籴论,以及物价观测、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“积着之理”。
  • 挤手捏脚

    [拼音] jǐ shǒ niē jiǎo
    [释义] 故意伸出手脚碰触对方身体,含有轻薄之意。
    [出处]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六十五回:“每日在路,俱有人瞧着锦囊,挨肩擦背,挤手捏脚。”
  • 积微成着

    [拼音] jī wēi chéng zhù
    [释义] 微:细微;着:显着。微不足道的事物,经过长期积累,就会变得显着。
    [出处] 《荀子 大略》:“夫尽小者大,积微成着,德至者色泽洽,行尽而声问远。”
  • 匠石运金

    [拼音] jiàng shí yùn jīn
    [释义] 匠:匠人;石:人名;运:抡;斤:斧子。原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,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。后用以形容技艺精湛。
    [出处] 《庄子 徐无鬼》:“郢人垩漫其鼻端,若蝇翼。使匠石斫之。匠石运斤成风,听而斫之,尽垩而鼻不伤。郢人立不失容。”
  • 焦金烁石

    [拼音] jiāo jīn shuò shí
    [释义] 使金石熔化枯焦。形容天气酷热。
    [出处] 北齐 刘昼《刘子新论 大质》:“大热煊赫,焦金烁石。”
  • 金钗细合

    [拼音] jīn chāi xì hé
    [释义] 金钗和钿合。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的信物。
    [出处] 唐·陈鸿《长恨歌传》:“进见之日,奏《霓裳羽衣曲》以导之;定情之夕,授金钗钿合以固之。又命戴步摇,垂金璫。”
  • 巾国英雄

    [拼音] jīn guó yīng xióng
    [释义] 巾国:即巾帼,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,后借指妇女。指女子中的英雄。亦作“巾帼英雄”。
    [出处] 范克明《张学良传·郭松龄》:“原来,是由于有超人胆识,被誉为‘巾国英雄’的韩淑秀‘不顾风险,冒死拦截刑车,陈述郭松龄是他的未婚夫,归奉完婚,根本没有参加革命党的事,因此郭才未遭杀害’并应聘当了张作霖的教训队的教官。”
  • 金兰之友

    [拼音] jīn lán zhī yǒu
    [释义] 指亲密的朋友。
    [出处]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
  • 金舌蔽口

    [拼音] jīn shé bì kǒu
    [释义] 比喻闭口不说话。
    [出处] 《荀子 正论》:“金舌蔽口,犹将无益也。”
  • 禁中颇牧

    [拼音] jìn zhōng pō mù
    [释义] 廉颇、李牧皆战国时赵国守边御敌之良将。唐宣宗时,党项扰河西,翰林学士毕諴上破羌条陈甚悉,帝大悦,曰:“吾将择能帅者,孰谓颇牧在吾禁署,卿为朕行乎!”于是拜諴为邠宁节度使、河西供军安抚使。諴于任内多所建树。事见《新唐书·毕諴传》。后以“禁中颇牧”比喻宫廷侍
    [出处] 廉颇、李牧皆战国时赵国守边御敌之良将。唐宣宗时,党项扰河西,翰林学士毕諴上破羌条陈甚悉,帝大悦,曰:“吾将择能帅者,孰谓颇牧在吾禁署,卿为朕行乎!”于是拜諴为邠宁节度使、河西供军安抚使。諴于任内多所建树。事见《新唐书·毕諴传》。
  • 精进勇猛

    [拼音] jīng jìn yǒng měng
    [释义] 原意是勤奋修行。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。
    [出处] 《无量寿经》卷上:“勇猛精进,志愿无倦。”
  • 兢兢战战

    [拼音] jīng jīng zhàn zhàn
    [释义] 兢兢:小心谨慎的样子;战战:畏惧的样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。
    [出处] 元 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四折:“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,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”。
  • 举措不当

    [拼音] jǔ cuò bù dàng
    [释义] 举措:举动,措置。指行动措施不得当。
    [出处] 《管子 禁藏》:“举措不当,众民不能成。”
  • 苦口良药

    [拼音] kǔ kǒu liáng yào
    [释义] 好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衷心的劝告,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。
    [出处] 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:“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”
  • 坑灰未冷

    [拼音] kēng huī wèi lěng
    [释义] 比喻时间极为短暂、匆促。
    [出处] 唐 章碣 《焚书坑》诗:“坑灰未冷山东乱,刘、项原来不读书。”
  • 坑家败业

    [拼音] kēng jiā bài yè
    [释义] 产业散尽,家道没落。
    [出处]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八回:“为这点子小事,弄得人坑家败业,也不算什么能为。”
  • 枯树生华

    [拼音] kū shù shēng huā
    [释义] 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。
    [出处] 《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》:“臣罪应倾宗,祸应覆族……起烟于寒灰之上,生华于已枯之木。”
  • 楛耘伤岁

    [拼音] kǔ yún shāng suì
    [释义] 楛:粗恶;耘:除草;岁:年谷成熟。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。
    [出处] 《荀子 天论》:“楛耕伤稼,耘耨失薉。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二:“枯耕伤稼,枯耘伤岁。”
  • 枯耘伤岁

    [拼音] kū yún shāng suì
    [释义] 耘:除草;岁:年谷成熟。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。
    [出处] 《荀子 天论》:“楛耕伤稼,耘耨失薉。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二:“枯耕伤稼,枯耘伤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