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zé bèi hòu shì
[释义] 泽:恩泽,恩惠。被:覆盖。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。
[出处] 陶铸《崇高的理想》:“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时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,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,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。”
[拼音] zhāi yàn xūn xiāng
[释义] 形容文辞华美。
[出处] 唐 杜牧《冬至日寄小侄阿宜》诗:“高摘屈宋艳,浓薰班马香。”
[拼音] zhāng dà qí cí
[释义] 把原来的事情夸大。形容言过其实。同“张大其词”。
[出处] 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一回:“卿于席间,张大其辞,虽然存了齐国一时体面,只恐三杰之后,难乎其继。如之奈何?”
[拼音] zhēn zāng zhēn zéi
[释义] 赃物、罪犯都确凿无疑。指犯罪的证据确凿。
[出处]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三回:“黄信道:‘还你一个证见,教你看真赃真贼,我不屈你。左右,与我推将来。’”
[拼音] zhí pǔ wú huá
[释义] 质朴无文采。
[出处] 罗惇曧《文学源流》:“至于《易》著《文言》,词尚整饰,《书》垂《典》《诰》,尤多叶韵,群言之祖,排偶尤繁,匪日直扑无华,遂称复古也。”
[拼音] zhòng duō fēi yī
[释义] 指类别甚多,不止一种。
[出处] 汉 王充《论衡 别通》:“孔子道美,故譬以宗庙,众多非一,故喻以百官。”
[拼音] zhòng mù jù zhān
[释义]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。形容非常明显。同“众目共睹”。
[出处] 朱自清《“海阔天空”与“古今中外”》:“况内地更有好处,为五方杂处,众目具瞻的上海等处所不及的;如花木的趣味,盆栽的趣味便是。”
[拼音] zhòng hòu guǎ yán
[释义] 持重敦厚,不爱多说话。
[出处] 《金史 襄传》:“襄重厚寡言,务以镇静守法。”
[拼音] zhòng qì xùn míng
[释义] 重视义气,慕求声名。
[出处] 南朝 梁 沈约《为东宫谢敕赐孟尝君剑启》:“田文重气徇命,四豪莫及。”
[拼音] ān wēi yǔ gòng
[释义] 共同享受安乐,共同承担危难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相连。
[出处] 三国魏·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,诚与国分形同气,忧患共之者也。”
[拼音] ān mǎ zhī láo
[释义] 鞍马:鞍子和马,指长途跋涉或打仗。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。
[出处] 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,皆因老夫年纪高大,鞍马劳困之故。”
[拼音] àn xíng zì yì
[释义] 按:克制。约束自己的行为。
[出处] 唐·柳宗元《梦赋》:“忽崩赛上下兮,聊按行以自抑。”
[拼音] áng rán zì dé
[释义]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指大模大样,满不在乎的样子。
[出处] 宋·欧阳修《与高司谏书》:“今乃不然,反昂然自得,了无愧畏。”
[拼音] ā píng jué dǎo
[释义] 以之比喻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。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,常贻笑大方
[出处] 据《晋书 卫玠传》及《王澄传》载:玠好言玄理。琅玡王澄字平子,兄昵称之曰:“阿平”。有高名,少所推许,每闻玠言,辄叹息绝倒。故时为之语曰:“卫玠谈道,平子绝倒。”
[拼音] àn bīng shù jiǎ
[释义] 按兵:军队停止行进。甲:铠甲,泛指武器装备。止兵不前,捆起铠甲。
[出处] 《赤壁之战》:“何不按兵束甲,北面而事之!”
[拼音] áo qīng shǒu dán
[释义]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。
[出处] 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五:“陈某不肖,将家么荡尽,赖我贤妻熬清守谈。”
[拼音] áo shì qīng wù
[释义] 敖,通“傲”。鄙弃世俗,看不起别人。也指高傲自大。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敖世轻物,不污于俗。”
[出处] 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敖世轻物,不污于俗。”
[拼音] áo yá jié qū
[释义] 同“诘屈聱牙”。謷,通“聱”。诘屈:同“佶屈”,曲折,引申为不顺
[出处] 语出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浩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
[拼音] ài zé jiā zhū xī,wù zé zhuì zhū yuān
[释义] 加诸膝:放在膝盖上;坠诸渊:推进深渊里。意指不讲原则,感情用事,对别人的爱憎态度,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。
[出处] 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今之君子,进入若将加诸膝,退人若将坠诸渊。”
[拼音] bù xuán zhǒng
[释义] 来不及转身。比喻时间极短。也指不退却。
[出处] 柳残阳《阎王梭》十七:“先是有开门声,不旋踵间,茅屋门被人拍的‘嘭嘭’响…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