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佐雍得尝

    [拼音] zuǒ yōng dé cháng
    [释义] 比喻助人为善,自己也分享光荣。
    [出处]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省事》:“王子晋云:‘佐雍得尝,佐斗得伤。’此书为善则预,为恶则去,不欲党人非义之事也。”
  • 锱珠必较

    [拼音] zī zhū bì jiào
    [释义] 形容非常小气,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。也比喻气量狭小,很小的事也要计较。
    [出处]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九:“虽然他们互相请客时出手大方,喝了酒也会亲热得推心置腹,眼泪汪汪。但一谈到生意钱财就会立刻变得冷若冰霜、锱珠必较,有时还会吵得面红耳赤、破口大骂。”
  • 逐逐眈眈

    [拼音] zhú zhú dān dān
    [释义] 觊觎的样子。
    [出处] 语本《易 颐》:“虎视眈眈,其欲逐逐。”
  • 在色之戒

    [拼音] zài sè zhī jiè
    [释义] 语出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。”后以“在色之戒”谓色欲方面的戒忌。
    [出处] 语出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。”
  • 再做道理

    [拼音] zài zuò dào lǐ
    [释义] 见“再作道理”。
    [出处]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六十五回:“我且有尺水行尺船,等什么鹰神再来,我再做道理。”
  • 凿坏以遁

    [拼音] záo huài yǐ dùn
    [释义] 谓隐居不仕。语本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颜阖,鲁君欲相之而不肎,使人以币先焉,凿培而遁之。”
    [出处] 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颜阖,鲁君欲相之而不肎,使人以币先焉,凿培而遁之。”
  • 躁言丑句

    [拼音] zào yán chǒu jù
    [释义] 丑恶的言辞。躁,通“臊”。
    [出处] 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奏启》:“若能辟礼门以悬规,标义路以植矩,然后逾垣者折肱,捷径者灭趾,何必躁言丑句,诟病为切哉!”
  • 乍暖还寒

    [拼音] zhà nuǎn hái hán
    [释义] 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,冷热不定。
    [出处] 宋·李清照《声声慢》词: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”宋 ·刘清夫《玉楼春》词:“柳梢绿小眉如印。乍暖还寒犹未定。”
  • 摘艳熏香

    [拼音] zhāi yàn xūn xiāng
    [释义] 形容文辞华美。
    [出处] 唐 杜牧《冬至日寄小侄阿宜》诗:“高摘屈宋艳,浓熏班马香。”
  • 崭露头脚

    [拼音] zhǎn lù tóu jiǎo
    [释义] 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。
    [出处] 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虽少年,已自成人,能取进士第,崭然见头角焉。”
  • 朝干夕愓

    [拼音] zhāo qián xī dàng
    [释义] 指终日勤奋谨慎,不敢懈怠。
    [出处] 语出《易 干》:“君子终日干干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  • 朝前夕惕

    [拼音] zhāo qiáng xī tì
    [释义]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,没有一点疏忽懈怠。
    [出处] 《易 干》:“君子终日干干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  • 针头线尾

    [拼音] zhēn tóu xiàn wěi
    [释义] 缝纫用的针线等物。
    [出处] 夏萍《曾宪梓传》第一部分:“要生存,必须努力开垦,举凡‘家头窑尾、灶头锅尾、针头线尾。田头地尾’的各种劳作,客家妇女无不参与,而且与客家男人一起辖内制川、同甘共苦。”
  • 正明公道

    [拼音] zhèng míng gōng dào
    [释义] 正大光明。
    [出处]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二十二回:“你这话不怕熏的人慌!你要是正明公道的人,没的敢说你不是个大的们!人干不出来的事,你干出来了!还要卖人的老婆?你卖坟上的树,卖老婆使不得么?”
  • 铮铮铁汉

    [拼音] zhēng zhēng tiě hàn
    [释义] 指刚正不阿、坚强不屈的人。
    [出处] 孙开泰 孙东《吴起传》第九回:“别看吴锋当初烧人家谷仓的时候是一条死都不怕的铮铮铁汉,可有的时候他简直像个小孩子——哪有热闹往哪钻。”
  • 枝附叶着

    [拼音] zhī fù yiè zhuó
    [释义] 比喻上下关系紧密。亦作“枝附叶连”。
    [出处] 《文选 班固〈答宾戏〉》:“方今大汉洒埽群秽,夷险芟荒……是以六合之内,莫不同源共流,沐浴玄德,禀仰太和,枝附叶着。”
  • 鸷狠狼戾

    [拼音] zhì hěn láng lì
    [释义] 形容凶狠乖戾。
    [出处] 元·脱脱《金史》卷一百十一:“塔为人鸷狠狼戾,好结小人,不听朝廷节制。”
  • 至圣先师

    [拼音] zhì shèng xiān shī
    [释义] 至:最。旧时特指孔子。
    [出处] 《礼记 中庸》:“唯天下至圣,为能联盟睿知,足以有临也。《礼记 文王世子》:“凡始立学者,必释奠于先圣先师。”
  • 至死靡它

    [拼音] zhì sǐ mǐ tā
    [释义] 至:到;靡:没有;它:别的。到死也不变心。形容爱情专一,致死不变。现也形容立场坚定。
    [出处] 《诗经 墉风 柏舟》:“之死矢靡它,母也天只,不谅人只。”
  • 中流一壸

    [拼音] zhōng liú yī xíng
    [释义] 喻可贵难得。语出《鹖冠子·学问》:“中河失船,一壸千金。”壶,指瓠类,系之可以不沉。
    [出处] 语出《鹖冠子·学问》:“中河失船,一壸千金。”壶,指瓠类,系之可以不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