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xià bǎn zǒu wán
[释义] 阪:斜坡;丸:弹丸。在斜坡上往下滚弹丸。比喻说话敏捷流利。
[出处] 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走丸之辩》:“张九龄善谈论,每与宾客议论经旨,滔滔不竭,如下阪走丸也。”
[拼音] xiōng chuǎn fū hàn
[释义] 形容疲乏到极点。
[出处] 《汉书·王褒传》:“胸喘肤汗,人极马倦。”
[拼音] xuán liáng cì gǔ
[释义] 形容刻苦学习。
[出处] 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三百六十三引《汉书》:“孙敬字文宝,好学,晨夕不休,及至眠睡疲寝,以绳系头,悬屋梁。后为当世大儒。”
[拼音] xián hú wèn shì
[释义] 在社会上挂牌行医。原只作“悬壶”,意即行医。
[出处]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费长房传》:“市中有老翁卖药,悬一壶于肆头。及市罢,辄跳入壶中,市人莫之见。”
[拼音] xū fèi cí shuō
[释义] 空费精神白说话。指说话不起作用。
[出处]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二回:“刘使君与孙将军自来无旧,恐虚废词说。”
[拼音] xū shā chū xué
[释义] 语本《易·需》:“需于沙,小有言,终吉。”和“需于血,出自穴”。后因用“需沙出穴”谓遇险凶而能幸免。
[出处] 语出《易·需》:“需于沙,小有言,终吉。”和“需于血,出自穴”。
[拼音] xī biàn guǐ cí
[释义] 见“析辩诡辞”。
[出处] 宋·曾巩《上欧阳学士第一书》:“仲尼既没,析辨诡词,骊驾塞路。”
[拼音] xì cǎi yú qīn
[释义] 比喻孝养父母。
[出处] 《艺文类聚 孝引列女传》:“相传春秋时楚国老莱子事亲至孝,年七十,常着五色斑斓衣,作婴儿戏。上堂,故意仆地,以博父母一笑。”《幼学琼林 卷二 祖孙父子类》:“戏彩娱亲,老莱子之孝。”
[拼音] xī tì zhāo qián
[释义] 指终日勤谨慎,不敢懈怠。
[出处] 《易 干》:“君子终日干干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[拼音] xiāng huǒ yīn yuán
[释义]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
[出处] 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
[拼音] xiàng xíng duó míng
[释义] 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七回:“又有叫作甚麽绿荑的,还有甚么丹椒、蘼芜、风连,见于《蜀都赋》。如今年深岁改,人不能识,故皆象形夺名,渐渐的唤差了,也是有的。”
[拼音] xiāo yú chuí huà
[释义] 据《吕氏春秋·具备》载,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治亶父(今山东省单县),体圣人之化,三年,夜间捕鱼的人能将所得小鱼重归水中。后因以“霄鱼垂化”来称赞官吏的德政。
[出处] 据《吕氏春秋·具备》载,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治亶父(今山东省单县),体圣人之化,三年,夜间捕鱼的人能将所得小鱼重归水中。
[拼音] xīn shàng xīn xià
[释义] 形容心神不安。
[出处] 巴金《家》二三:“觉新连忙到房里去把信写好,叫袁成送去。但是这也还不能使众人安心。众人还是心上心下的,害怕送信的袁成还没有回来,一连兵就开进来了。”
[拼音] xíng xiǎn jiǎo xìng
[释义] 谓冒险行事以求利。语出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小人行险以徼幸。”
[出处] 语出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小人行险以徼幸。”
[拼音] xuán táo jiàn duó
[释义] 语本《淮南子·泛论训》:“禹之时,以五音听治,悬钟鼓磬铎,置鼗,以待四方之士。为号曰:教寡人以道者击鼓,谕寡人以义者击钟,告寡人以事者振铎,语寡人以忧者击磬,有狱讼者摇鼗。”因以“悬鼗建铎”指听取臣民意见。
[出处] 语出《淮南子·泛论训》:“禹之时,以五音听治,悬钟鼓磬铎,置鼗,以待四方之士。为号曰:教寡人以道者击鼓,谕寡人以义者击钟,告寡人以事者振铎,语寡人以忧者击磬,有狱讼者摇鼗。”
[拼音] xuě jiào bīng tiān
[释义] 到处是冰和雪。指严寒地区。
[出处] 《宋史 朱弁传》:“叹马角之未生,魂销支窑;攀龙髯而莫逮,泪洒冰天。”
[拼音] xí gù ān cháng
[释义] 指习惯于规。
[出处] 陈炽《〈盛世危言〉序》:“中国乃闭关绝市而不能,习故安常而不可。”
[拼音] xiān jiè zhī shī
[释义] 纤介:细微。很小的过失。
[出处] 汉 董仲舒《春秋繁露 王道》:“春秋记纤介之失。”
[拼音] xióng pí bǎi wàn
[释义] 熊罴:两种猛兽,比喻勇猛的武士。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。形容军队人多将广,英勇善战。
[出处] 宋 王迈《观猎行》:“汝不闻去岁淮甸间,熊罴百万临危堞。”
[拼音] xū fà jiē bái
[释义] 胡须头发全都白了。指年事以高。
[出处]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,须发皆白,头戴遮尘暖帽,身穿直缝宽衫,腰系皂丝绦,足穿熟皮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