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勿怠勿忘

    [拼音] wù dài wù wàng
    [释义] 勿:不要;怠:懈怠;忘:忘记。告诫不要懈怠,不要忘记。
    [出处]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五回:“卿与丞相从事,事之如父,勿待勿忘!”
  • 无噍类矣

    [拼音] wú jiào lèi yǐ
    [释义] 比喻没有一个人生存。
    [出处] 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尝攻襄城,襄城无噍类,所过无不残灭。”
  • 威风祥麟

    [拼音] wēi fēng xiáng lín
    [释义] 麒麟和凤凰,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,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。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。
    [出处] 《宋史·符瑞志中》:“元康四年,南郡获威风。”《宋史·乐志一》:“九年,岚州献祥麟。”
  • 卧榻鼾睡

    [拼音] wò tà hān shuì
    [释义] 别人在自己的床铺旁边呼呼大睡。比喻别人肆意侵占自己的利益。
    [出处] 宋·岳珂《程史·徐铉入聘》:“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安睡耶?”
  • 万赖俱寂

    [拼音] wàn lài jù jì
    [释义]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,一点儿声响都没有。
    [出处] 唐朝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诗:“万赖此俱寂,唯闻钟磬音。”
  • 万赖无声

    [拼音] wàn lài wú shēng
    [释义]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,一点儿声响都没有。
    [出处] 唐朝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诗:“万赖此俱寂,唯闻钟磬音。”
  • 威望素着

    [拼音] wēi wàng sù zhù
    [释义] 威望:威信,声望;素:一向;着:明显。一向很有威望。
    [出处] 《宋史 宗泽传》:“泽威望素着,既至,首捕诛舍贼者数人。下令曰:'为盗者赃无轻重,并从军法。'由是盗贼屏息,民赖以安。”
  • 文觌武匿

    [拼音] wén dí wǔ nì
    [释义] 艺文兴而武道隐。谓尚文之风大盛。语本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武不可觌,文不可匿。”
    [出处] 语出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武不可觌,文不可匿。”
  • 问鼎中原

    [拼音] wèn dǐng zhōng yuán
    [释义] 问:询问,鼎:古代煮东西的器物,三足两耳,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,代表九州,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。夏、商、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,为得天下者所据有。中原:黄河中下游一带,指疆域领土。比喻企图夺取天下。
    [出处]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,代表九州,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。夏、商、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,为得天下者所据有。
  • 文期酒会

    [拼音] wén qī jiǔ huì
    [释义] 定期举行的文酒之会。
    [出处] 宋·柳永《玉蝴蝶》:“难忘,文期酒会,几孤风月,屡变星霜。”
  • 文子文孙

    [拼音] wén zǐ wén sūn
    [释义] 指周文王的子孙。《书·立政》:“继自今,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,惟正是乂之。”孔传:“文子文孙,文王之子孙。”一说为守文之子孙。见孙星衍疏。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。
    [出处] 《书·立政》:“继自今,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,惟正是乂之。”孔传:“文子文孙,文王之子孙。”一说为守文之子孙。见孙星衍疏。
  • 握雾拏云

    [拼音] wò wù téng yún
    [释义] 驾驭云雾。意谓善于掌握戎机。
    [出处] 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记》第一折:“这其间多亏了张子房说地谈天口,韩元帅握雾拏云手。”
  • 五男二女

    [拼音] wǔ nán èr nǚ
    [释义] 《诗·召南·何彼襛矣序》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:“武王五男二女。”谓有子五人,有女二人。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,有福气。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。
    [出处] 《诗·召南·何彼襛矣序》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:“武王五男二女。”
  • 无衣之赋

    [拼音] wú yī zhī fù
    [释义] 春秋末,吴破楚,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,倚庭墙而哭,七日勺饮不入。秦哀公乃赋《无衣》诗,并出兵救楚。事见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。后以“无衣之赋”。为出师相援、同仇敌忾之典。
    [出处] 春秋末,吴破楚,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,倚庭墙而哭,七日勺饮不入。秦哀公乃赋《无衣》诗,并出兵救楚。事见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。
  • 纨袴膏粱

    [拼音] wán kù gāo liáng
    [释义] 纨绔:细绢做的裤子;膏梁:肥肉和细粮。指精美的衣食。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。
    [出处]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天下无能第一,古今不肖无双。寄言纨袴与膏粱:莫效此儿形状。”
  • 万恨千愁

    [拼音] wàn hèn qiān chóu
    [释义] 千、万:形容多。指忧愁怨恨很多。
    [出处] 宋 王诜《蝶恋花》:“钟送黄昏鸡报晓,昏晓相摧,世事何时了。万恨千愁人自老,春来依旧生芳草。”
  • 文理俱惬

    [拼音] wén lǐ jù qiè
    [释义] 文、理:指文辞表达和思想内容;惬:满足、满意。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令人满意。
    [出处] 《旧唐书 陆扆传》:“扆文思敏速,初无思虑,挥翰如飞,文理俱惬。”
  • 问鼎轻重

    [拼音] wèn dǐng qīng zhòng
    [释义] 问鼎的大小轻重。指妄图夺取天下。
    [出处] 《左传 宣公三年》:“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?”
  • 袭人故智

    [拼音] xí rén ɡù zhì
    [释义] 袭:因袭,套用。智:指计算。套用别人使用过的计策。
  • 袭故蹈常

    [拼音] xí gù dǎo cháng
    [释义] 袭:沿袭;故:老办法;蹈:踩,引伸为遵循;常:常规,老规矩。因循守旧,照老规矩办事。
    [出处] 宋·苏轼《伊尹论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袭故,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