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捉鸡骂狗

    [拼音] zhuō jī mà gǒu
    [释义] 犹指桑骂槐。
    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九卷:“次日,张氏晓得了,反怪媳妇做格,不去勾搭儿子干事,把一团美意,看做不良之心,捉鸡骂狗,言三语四,影射的发作了一场。”
  • 捉鼠拿猫

    [拼音] zhuō shǔ ná māo
    [释义] 拿:抓住。捉住老鼠和猫。比喻能制服敌手。
    [出处] 元·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若论我腹中的兵书,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,有捉鼠拿猫之法。”
  • 自刽以下

    [拼音] zì kuài yǐ xià
    [释义] 刽:西周时的诸侯国名。从刽以下的乐曲就不加评论。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。
    [出处] 《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为之歌陈,曰:'国无主,其能久乎?'自刽以下无讥焉。”
  • 嘴清舌白

    [拼音] zuǐ qīng shé bái
    [释义] 谓话说得明确清楚。
    [出处] 茅盾《子夜》八:“连这毛丫头也来放肆了……想烫坏我么?料想她也不敢,还不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么?你给我一句嘴清舌白的回话。”
  • 遵道秉义

    [拼音] zūn dào bǐng yì
    [释义] 犹言遵守道义。
    [出处] 唐·柳宗元《清河张府君墓志铭》:“逮夫弱冠,遵道秉义。”
  • 尊己卑人

    [拼音] zūn jǐ bēi rén
    [释义] 抬高自己,蔑视他人。形容自尊自大。
    [出处] 柯劭忞《清史稿》卷四三九:“中国地处亚东,又为数千年文化之古国,不免挟尊己卑人之见,未尝取世界列国之变迁而比较之。”
  • 左书右息

    [拼音] zuǒ shū yòu xī
    [释义] 喻倒行逆施。
    [出处] 《管子·七法》:“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,犹左书而右息之。”尹知章注:“息,止也……人右手能书,而左手不能书也。今反用左手书而右手息而不动倒行逆施之譬。”
  • 朝乾夕愓

    [拼音] zhāo qián xī dàng
    [释义] 指终日勤奋谨慎,不敢懈怠。
    [出处] 语出《易 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  • 杂乱无序

    [拼音] zá luàn wú xù
    [释义] 又多又乱,没有条理。
    [出处] 唐 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其为言也,杂乱而无章。”
  • 张皇其事

    [拼音] zhāng huáng qí shì
    [释义] 把原来的事情夸大。形容言过其实。同“张大其词”。
    [出处] 《宋史 张庄传》:“祖道及庄擅兴师旅,启衅邀功,妄言诸蛮效顺,纳款得地。当时柄臣揽为绥抚四夷之功。奏贺行赏,张皇其事。自昔欺君,无大于此。”
  • 争强显胜

    [拼音] zhēng qiáng xiǎn shèng
    [释义] 犹争强好胜。争为强者,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。
    [出处] 《群音类选 北腔类 海神记 王魁诉神》:“恐怕他褒贬村,争强显胜各挝俊,惟求鸨儿心内喜。”
  • 正色敢言

    [拼音] zhèng sè gǎn yán
    [释义] 态度严肃,敢于直言。
    [出处] 《明史 王竑传》:“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,豪迈负气节,正色敢言。”又《刘健传》:“健学问深粹,正色敢言,以身任天下之重。”
  • 指手顿脚

    [拼音] zhǐ shǒu dùn jiǎo
    [释义] 一面指着骂,一面跺着脚。形容蛮横不讲理的样子。
    [出处] 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三三:“这时她还在那里指手顿脚的撒野,张裕民不管三七二十一,两步抢到她面前,厉声问道:‘你要干什么?’”
  • 志满意得

    [拼音] zhì mǎn yì dé
    [释义] 志向实现,心满意足。
    [出处] 宋 陆九渊《与刘伯协书》:“当无道时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满,君子阨穷祸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锯、投荒裔。”
  • 众犬吠声

    [拼音] zhòng quǎn fèi shēng
    [释义] 比喻随声附和。
    [出处] 汉 应劭《风俗通 怪神 李君神》:“众犬吠声,因盲者得视,远近翕赫,其下车骑常数千百,酒肉滂沲。”
  • 众心如城

    [拼音] zhòng xīn rú chéng
    [释义] 万众一心,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。比喻团结一致,力量无比强大。
    [出处] 《国语 周语下》:“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”
  • 舟车劳顿

    [拼音] zhōu chē láo dùn
    [释义] 舟车:船与车,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。劳顿:劳累疲倦。形容旅途疲劳困顿。
    [出处] 钱钟书《围城》第二章:“那两位记者都说:‘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,明天早晨到府聆教。’”
  • 骤风急雨

    [拼音] zhòu fēng jí yǔ
    [释义]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。同“骤雨狂风”。
    [出处] 宋 郭熙淳《林泉高致 画诀》:“夏山雨过,浓云欲雨,骤风急雨,又曰飘风急雨。”
  • 子孝父慈

    [拼音] zǐ xiào fù cí
    [释义] 儿女孝顺,父母慈爱。同“父慈子孝”。
    [出处] 《左传 隐公三年》:“君义、臣行、父慈、子孝、兄爱、弟敬,所谓六顺也。”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十六:“须是就君仁臣敬、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,各有不尽之理。”
  • 自新之路

    [拼音] zì xīn zhī lù
    [释义] 罪犯自己改正错误,重新做人的出路。
    [出处] 《三国志 魏志 田豫传》:“豫悉见诸系囚,慰谕,开其自新之路,一时破械遣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