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行而未成

    [拼音] xíng ér wèi chéng
    [释义] 行:从事;成:成功。虽然行动了但没有成功。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
    [出处] 《周易·乾》:“文言曰:隐而未见,行而未成,是以君子费用也。”
  • 行比伯夷

    [拼音] xíng bǐ bó yí
    [释义] 行:品德;伯夷:商末孤竹君长子。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拟。形容品德高洁
    [出处] 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章·桔颂》:“年岁虽小,可师长兮,行比伯夷,置以为像兮。”
  • 兴废存亡

    [拼音] xīng fèi cún wáng
    [释义] 兴:兴起。把废除和消亡的事业再复兴、保存起来
    [出处] 明·汤显祖《南柯记·拜郡》:“问亲邻兴废存亡,叙风烟悲楚哀伤。”
  • 向隅之感

    [拼音] xiàng yú zhī gǎn
    [释义] 向隅:面朝屋子的角落。指失望的感觉
    [出处] 鲁迅《记“发薪”》:“然而还有薪水的和新近加俸的呢,可就不免有向隅之感。”
  • 纤腰楚楚

    [拼音] xiān yāo chǔ chǔ
    [释义] 纤:细小;楚楚:鲜明整洁的样子。形容女子身材苗条秀美
    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盼纤腰之楚楚兮,风回雪舞。”
  • 先见败征

    [拼音] xiān jiàn bài zhēng
    [释义] 征:征兆,迹象。事先就察觉了失败的迹象
    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兵未战而先见败征,此可谓知兵矣。”
  • 先计后战

    [拼音] xiān jì hòu zhàn
    [释义] 计:计划,计谋;战:作战。先筹划好后再战。指不打无准备的仗
    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权谋者,以正守国,以奇用兵,先计划而后战,兼形势包阴阳,用计巧者也。”
  • 先辨淄渑

    [拼音] xiān biàn zī miǎn
    [释义] 淄渑:山东水名,二水味道不同,合流后不易分辨。事先辨别二水的味道。比喻物极必反其源
    [出处]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口将爽者,先辨淄渑。”
  • 西眉南脸

    [拼音] xī méi nán liǎn
    [释义] 西眉:西施;南脸:南威。比喻女子容貌美丽
    [出处] 唐·李咸用《巫山高》诗:“西眉南脸人中美,或者皆闻无所利。”
  • 轩昂自若

    [拼音] xuān áng zì ruò
    [释义] 轩昂:气度不凡;自若:像原来的样子。形容人的气度不凡,神态如同日常一样
    [出处] 唐·李濬《松窗杂录·裴休》:“中有黄衣半席,轩昂自若,指诸人笑语轻脱。”
  • 形神不全

    [拼音] xíng shén bù quán
    [释义] 形:形体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
    [出处]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士生乎鄙野,推选则禄焉,非不遂遵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”
  • 系颈牵羊

    [拼音] xì jǐng qiān yáng
    [释义] 系:拴缚。用绳系住脖子,用手牵着羊。形容投降请罪的样子
    [出处] 清·毕沅《续资治通鉴·宋帝显德佑二年》:“祺读至‘免系颈牵羊’之语,太后泣谓帝曰:‘荷天子圣恩,汝宜拜谢。”
  • 学有专长

    [拼音] xué yǒu zhuān cháng
    [释义] 专长:专门的学问和技能。形容在某一方面有专门知识或特殊才能
    [出处] 谢觉哉《心病还得心药医》:“难道他们都比你‘学有专长’吗?”
  • 学贵有恒

    [拼音] xué guì yǒu héng
    [释义] 恒:恒心。学习可贵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
    [出处]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善人,吾不得而见之矣;得见有恒者,斯可矣。亡而为有,虚而为盈,约而为泰,难乎有恒矣。”
  • 降邪从正

    [拼音] xiáng xié cóng zhèng
    [释义] 降:降服;从:归从。降伏妖邪,使之改邪归正
    [出处]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4回:“望爷爷与我们雪恨消灾,早进城降邪从正也。”
  • 修学务早

    [拼音] xiū xué wù zǎo
    [释义] 修学:研习学问;务:必须。学习知识必须趁年少进行
    [出处]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勉学》:“盖少则志一而难忘,长则神放易失,故修学务早。”
  • 修身立节

    [拼音] xiū shēn lì jié
    [释义] 提高自己品德修养,树立高尚节操
    [出处] 唐·韩愈《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》:“士之修身立节,而竟不遇知己。”
  • 修仁行义

    [拼音] xiū rén xíng yì
    [释义] 修:实行。施行仁爱正义
    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秦楚之际月表》:“汤武之王,乃由契、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,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。”
  • 星月皎洁

    [拼音] xīng yuè jiǎo jié
    [释义] 皎洁:明亮洁白。星星和月亮明亮洁白
    [出处] 宋·欧阳修《秋声赋》:“星月皎洁,明河在天。”
  • 挟权倚势

    [拼音] xié quán yǐ shì
    [释义] 挟:倚仗。凭借和倚仗权势
    [出处] 元·孔文卿《东窗事犯》第二折:“他本是个君子人则挟权倚势,吹一吹登时教人烟灭飞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