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玩故习常

    [拼音] wán gù xí cháng
    [释义] 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。
    [出处] 宋·陈亮《论励臣之道》:“岂群臣乐于负陛下哉!特玩故习常,势流于此而不自知也。”
  • 望表知里

    [拼音] wàng biǎo zhī lǐ
    [释义] 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。
    [出处] 唐·杨炯《从甥梁锜墓志铭》:“穆天子羽陵之籍,莫不因条报叶,望表知里。”
  • 望尘追迹

    [拼音] wàng chén zhuī jì
    [释义] 比喻赶上别人的前进速度。
    [出处] 孙中山《建国方略·知行总论》:“其时之政治制度、道德文章、学术工艺,几与近代之欧美并驾齐驱,其进步之速,大非秦汉以后所能望尘追迹也。”
  • 罔极之恩

    [拼音] wǎng jí zhī ēn
    [释义] 罔:无,没有。极:尽头,到头了。恩:恩情,恩德。极大的恩德。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的恩德无穷无尽。
    [出处] 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,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!”唐·陈子昂《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》:“缅维罔极之恩,思崇永锡之道”
  • 妄谈祸福

    [拼音] wàng tán huò fú
    [释义] 无根据地预言祸福之事。
    [出处]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5回:“至于那一种妄谈祸福的,就要不得。”
  • 枉直随形

    [拼音] wǎng zhí suí xíng
    [释义] 谓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。
    [出处]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说符》:“形枉则影曲,形直则影正,然则枉直随形,而不在影。”
  • 未风先雨

    [拼音] wèi fēng xiān yǔ
    [释义] 比喻未见事实先下结论。
    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婆子家晓道什么?只管胡言乱语!那见得我不会做生意,弄坏了事,要你未风先雨。”
  • 违乡负俗

    [拼音] wéi xiāng fù sú
    [释义] 离别家乡,违背世俗。
    [出处] 南朝·陈·徐陵《劝进梁元帝表》:“昔苏季、张仪违乡负俗,尚复招三方以事赵,请六国以尊秦。”
  • 未形之患

    [拼音] wèi xíng zhī huàn
    [释义] 尚未显露的祸患。
    [出处] 宋·苏舜钦《谘目》:“不如先取为备,可以建事立功,消未形之患。”
  • 未知万一

    [拼音] wèi zhī wàn yī
    [释义] 万分之一都不知道。形容学识肤浅。
    [出处] 宋·洪迈《夷坚乙志·张锐医》:“世之庸医,学方书未知万一,自以为足,吁!可惧哉。”
  • 威重令行

    [拼音] wēi zhòng lìng xíng
    [释义] 权势大,有令必行。
    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4回:“凤姐自己威重令行,心中十分得意。”
  • 文武差事

    [拼音] wén wǔ chà shì
    [释义] 喻明劫暗偷。
    [出处] 《冷眼观》第12回:“倘若瞒着他,走一趟私盐,或是打一趟文武差事,轻则剜眼睛,重则废命。”
  • 文修武备

    [拼音] wén xiū wǔ bèi
    [释义] 文:指教化。修:指走上正规,已符合标准。备:准备完毕。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。
    [出处] 明·无名氏《十样锦》第一折:“见如今大开学校,文修武备显英豪。”
  • 瓮天蠡海

    [拼音] wèng tiān lí hǎi
    [释义] 自瓮窥天,以瓢测海。喻识见短浅。
    [出处] 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丹铅新录引》:“稍为是正,瓮天蠡海,亡当大方。”
  • 舞刀跃马

    [拼音] wǔ dāo yuè mǎ
    [释义] 挥舞刀枪,纵跃战马。比喻奋勇作战。
    [出处] 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三卷:“岳胜怒曰:‘好贼奴,敢如此大言!’舞刀跃马,直取天佑。”
  • 无方之民

    [拼音] wú fāng zhī mín
    [释义] 古谓不知礼法的人。
    [出处]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经解》:“是故隆礼由礼,谓之有方之士;不隆礼,不由礼,谓之无方之民。”
  • 乌集之交

    [拼音] wū jí zhī jiāo
    [释义] 指以利聚合,不以诚相待的交情。
    [出处]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与人交,多诈伪无情实,偷取一切,谓之乌集之澔。”
  • 无毛大虫

    [拼音] wú máo dà chóng
    [释义] 没有毛的老虎。比喻光从表面不易看破的凶恶之物。
    [出处] 元·史九敬先《庄周梦》第一折:“四件事无毛大虫,再休与酒色财气相逢。”
  • 五抢六夺

    [拼音] wǔ qiǎng liù duó
    [释义] 竞相抢夺。
    [出处] 郭沫若《水平线下·到宜兴去》:“船一靠岸,他们便蜂拥上来,遇着街上有卖食的便五抢六夺地捞到口里。”
  • 雾释冰融

    [拼音] wù shì bīng róng
    [释义] 雾气消散冰块融化。比喻疑难消除尽净。
    [出处] 明·杨慎《序》:“苦思精索,一旦豁然,若有神悟,离章错简,雾释冰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