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tào tóu guǒ nǎo
[释义] 比喻很多事情纠缠在一起,分辨不清。形容十分周密不露破绽
[出处]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3回:“这桩套头裹脑的事,这段含着骨头露着肉的话。”
[拼音] tuō xuē mó mò
[释义] 指极力侍侯与讨好文人
[出处]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2回:“当殿挥毫,番书草就番人吓。脱靴磨墨,宿憾今朝释。”
[拼音] tuī zōng míng běn
[释义] 推:推求;明:阐明。指推求阐明宗旨
[出处]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65卷:“其道经焉,推宗明本,穷玄极妙,总众枝于真根,摄万条于一要。”
[拼音] tuī xián lè shàn
[释义] 推:推崇;乐:爱好。推崇贤人,爱好善事
[出处] 《晋书·傅玄传》:“疾恶如仇,推贤乐善,常慕季文子、仲山甫之志。”
[拼音] tuī gǔ jiàn shì
[释义] 毂:车轮中心;推毂:比喻推荐人才;荐:举荐。推举人才,引荐贤士
[出处] 唐·权德舆《齐成公神道碑铭序》:“其他推毂荐士,为廷臣,成天下重名硕望者,不可胜书。”
[拼音] tuī chéng ài wù
[释义] 物:他人。拿出诚心去爱护他人
[出处] 唐·陈子昂《九陇县独孤丞遗爱碑》:“力行务仁,推诚爱物。”
[拼音] tī róng jiē lù
[释义] 梯:梯子;阶:台阶。形容耍手段捞取荣耀和禄位
[出处]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3回:“而科、岁之试,乡、会之场,竟视为梯荣阶禄之地。”
[拼音] tí jiàn hàn mǎ
[释义] 汗马:战马奔驰出汗,比喻征战劳苦。手提宝剑,身跨战马。比喻在战场上建立功勋
[出处] 《周书·宇文贵传》:“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,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!”
[拼音] tiáo nián zhì chǐ
[释义] 龆年:童年;稚齿:年少。指童年
[出处] 《南齐书·武十七王传论》:“龆年稚齿,养器深宫,习趋拜之仪,受文句之学。”
[拼音] tuì qián cā hòu
[释义] 褪:后退。从前面退下来又碰到后面的。形容惊恐不安
[出处] 明·冯惟敏《僧尼共犯》第三折:“响当当喝号提铃,唬的我褪前擦后不敢行。”
[拼音] téng xuē zhēng zhǎng
[释义] 滕侯与薛侯争夺席位。指争夺尊位或首位
[出处]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十一年春,滕侯、薛侯来朝,争长。”
[拼音] tà chuáng niè bí
[释义] 啮:咬。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。形容强词夺理,力图狡辩
[出处] 《笑林》:“甲曰:‘他踏床子就啮之。’”
[拼音] tiǎn miàn xiāng yíng
[释义] 靦面:面带愧色。带着羞愧的样子去迎人
[出处]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7回:“那呆子放下钉耙,整整直裰,摆摆摇摇,充作个斯文气象,一直的靦面相迎。”
[拼音] tuó míng biē yìng
[释义] 鼍:扬子鳄。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
[出处] 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豹变鹊起,今也其时,鼍鸣鳖应,见机而作。”
[拼音] tuó fèn lóng chóu
[释义] 鼍:扬子鳄。如鼍愤怒,如龙忧愁。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
[出处] 宋·苏轼《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》诗:“谁言万方声一概,鼍愤龙愁为余变。”
[拼音] wēi guò xì gù
[释义] 微小的过失和事故。
[出处] 《三国志·魏书·中山恭王传》:“其微过细故,当掩覆之。”
[拼音] wú gēn ér gù
[释义] 固:牢固。没有根柢却能牢固。比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。
[出处] 《管子·戒》:“管仲复于桓公曰:‘无翼而飞者,声也;无根而固者,情也。’”
[拼音] wú xī rú tiě
[释义] 比喻刚强不屈。
[出处] 《元史·李齐传》:“吾膝如铁,岂肯为贼屈?”
[拼音] wài jiǎn nèi míng
[释义] 谓对人表面上简易,而内心明察。
[出处]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8回:“公外简内明,用人惟才。”
[拼音] wài kuān nèi míng
[释义] 谓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。
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黄霸传》:“霸外宽内明得吏民心,户口岁增,治为天下第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