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zuǒ yòu féng yuán
[释义] 到处都能碰到取之不尽的源泉。比喻做事、写作得心应手;应付自如。
[出处]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下》:“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原。”
[拼音] zì shàng ér xià
[释义] 从上到下
[出处] 邓小平《党与抗日民主政权》:“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,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,总以能教育群众、纠正错误、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。”
[拼音] zǒu xià pō lù
[释义] 下坡路:由高处通向低处的道路。比喻向衰落或坏的方向发展
[出处] 孙犁《乡里旧闻》:“进善幼年就赶上日子走下坡路,因此学了木匠。”
[拼音] àn rán shī sè
[释义] 黯然:昏暗的样子;失色:失去光泽。原指心情沮丧;脸色难看。形容相比之下显得暗淡无光。有时也形容心情不好。
[出处] 清 冒襄《影梅庵忆语》:“顿使《会真》、《长恨》等篇黯然失色。”
[拼音] āi jiā āi hù
[释义] 挨:依次;顺次。一家一户;户户不漏。
[出处]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自从他作了副里长,随着白巡长挨家挨户地收铜铁,他的美誉便降落了许多。”
[拼音] ài cái rú mìng
[释义] 爱:吝惜;舍不得。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。形容对钱财的贪婪、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。
[出处] 清 岭南羽衣女士《东欧女豪杰》第四回:“我想近来世界,不管什么英雄,什么豪杰,都是爱财如命,何况吃官司的,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,这更没钱不行了。”
[拼音] ài wū jí wū
[释义] 乌;乌鸦。喜爱那所房屋;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。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。
[出处] 《尚书大传 大战》:“臣闻之也:爱人者,兼其屋上之乌。”《孔丛子 连丛子下》:“若夫顾其遗嗣,得与群臣同受厫福,此乃陛下爱屋及乌,惠下之道。”
[拼音] ān bù wàng wēi
[释义] 安:平安;危:危险;灾难。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;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。
[出处]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是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”
[拼音] ān rán wú shì
[释义] 犹言平安无事。
[出处] 元 郑廷玉《楚昭公》第四折:“哥哥当日在汉江之上,情愿舍了嫂嫂、侄儿,留您兄弟。岂知嫂嫂、侄儿安然无事。”
[拼音] áo áo dài bǔ
[释义] 嗷嗷:哀鸣声;待哺:等待喂养。原指雏鸟饥饿时哀叫着;等待母鸡来喂食。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;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;等待救济;援助。
[出处] 清 戴名世《上刘木斋先生书》:“佣书客游,乞食自活,家累二十口,嗷嗷待哺。”
[拼音] bǎi jià zǐ
[释义] 指自高自大,装腔作势
[出处]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5回:“林之洋道:‘他果另眼相看,俺更要摆架子说大话了。’”
[拼音] bái sè kǒng bù
[释义] 白:惨白。指反动派残酷镇压人民的恐怖气氛。
[出处]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关于新文字》:“然而他们却深知道新文字对于劳苦大众有利,所以在弥漫着白色恐怖的地方,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残的。”
[拼音] bì gōng bì jìng
[释义]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
[出处]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章五:“军长为李玉堂,一山东大汉,抵军部时,在门外相迎,毕恭毕敬。”
[拼音] biàn yí xíng shì
[释义] 便宜:方便合适;行事:处理事情。指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;不必请示自行处理的事情。
[出处] 宋 叶适《奏议 纪纲四》:“始委张浚以川、陕,而宣抚、处置之名立焉,便宜行事之命出焉。”
[拼音] bǎi huā zhēng yán
[释义] 妍:美;艳。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。形容繁花盛开;生气勃勃的景象。
[出处] 冯德英《苦菜花》第六章:“尽管外面是冰天雪地,屋内却是百花争妍,春光灿烂。”
[拼音] bǎi nián zhī hòu
[释义] 人的寿命少有超过百岁的;故以百岁为死的代称。死的讳称。
[出处] 元 武汉臣《老生儿》第三折:“俺女儿百年之后,可往俺刘家坟里埋也,去他张家坟里埋?”
[拼音] bēi gōng qū jié
[释义] 卑躬:低头弯腰;屈节:屈辱节操。形容毫无骨气,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
[出处]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7回:“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:‘职道才进来,因见大帅公事,所以不敢惊动。’”
[拼音] bēi tòng yù jué
[释义] 绝:穷尽;悲哀伤心到了极点。也作“悲恸欲绝”、“哀痛欲绝”。
[出处]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七章:“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,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,跪着呜咽哭啼,直到死在这山脚下。”
[拼音] biǎo lǐ bù yī
[释义]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。
[出处] 《逸周书 谥法解》:“行见中外曰悫。”
[拼音] bù huāng bù máng
[释义] 不慌张;不忙乱。
[出处]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5卷:“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