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sān huán wǔ kòu
[释义] 形容捆绑结实。
[出处]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51回:“四爷赶上一步,就势按倒,解他腰带,三环五扣的捆了一回。”
[拼音] sān jī liǎng bǎo
[释义] 犹言饥一顿,饱一顿。形容生活艰难。
[出处] 宋·释惠洪《冷斋夜话·野夫长短句》:“跛子一生别无路,展手教,化三饥两饱。回视云汉,聊以自诳元神。”
[拼音] sān qiú sì gào
[释义] 再三求告。
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0回:“嫌我不好,谁叫你们瞎了眼,三求四告的,跑了我们家做甚么去了?”
[拼音] sān tóu liǎng rì
[释义] 三二天。形容时间相隔很近。
[出处]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六回:“一切日用盘费,三头两日俱是通州差人送来。”
[拼音] sān tóu liù miàn
[释义]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。
[出处] 清·李渔《风筝误·释疑》:“究竟不得明白,方才在这边三头六面,认将出来,方才晓得是这本新戏。”
[拼音] sān tóu liù zhèng
[释义] 众多的人证。
[出处] 克非《春潮急》:“心想,横竖抵死不认帐,只你徐元菊一个人,缺少三头六证,未见得就给我说死了。”
[拼音] sān yáng jiāo tai
[释义] 见“三阳开泰”。
[出处] 《宋史·乐志》:“三阳交泰,日新惟良。”
[拼音] sǎo guō guā zào
[释义] 谓倾其所有。
[出处] 洪深《香稻米》第三幕:“我们已经是扫锅刮灶的都拿了出来,不瞒你说,家里连一块钱都不剩了。”
[拼音] shān huá jiù sù
[释义] 放弃荣华富贵而过简朴生活。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智囊补·闺智·陈子仲妻》:“孟光桓少君得同心为匹,皆能删华就素,遂夫之高。”
[拼音] shān zhǐ chuān xíng
[释义] 喻坚不可摧,行不可阻。
[出处] 清·唐甄《潜书·两权》:“诚能自固如是,是山止川行之势也;以战必胜,以攻必取者也。”
[拼音] shàng qín xià shùn
[释义] 勤:勤奋。顺:顺从,服从。作领导的勤奋工作,下面的人就会顺从他的领导。
[出处] 唐·韩愈《郓州豀堂诗》:“惟所令之不亦顺乎,上勤下顺遂济登兹。”
[拼音] shǎng tóng fá yì
[释义] 谓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,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。
[出处]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八经》:“故赏贤罚暴,举善之至者也;赏暴罚贤,举恶之至者也;是谓赏同罚异。”
[拼音] shǎng xián fá bào
[释义] 犹赏善罚恶。
[出处]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八经》:“故赏贤罚暴,举善之至者也;赏暴罚贤,举恶之至者也;是谓赏同罚异。”
[拼音] sháo huá rú shǐ
[释义] 韶华:美好的时光,常指春光。形容美好的春光如马飞驰而过。
[出处] 元·无名氏《红叶记·御沟得叶》:“看过眼韶华如驶,长日伴飞絮游丝。恨无能身生双翅,到人间尽倾心事。”
[拼音] shè lì gū míng
[释义] 谋取财利和名誉。
[出处] 明·范濂《云间据目抄·张昉》:“乃迹寄林泉,心悬富贵,旦暮奔走,射利沽名而叩其中,且空空无当于用。”
[拼音] shé shí jīng tūn
[释义] 蛇食:像蛇一样吞食。鲸吞:像鲸一样吞咽。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。
[出处] 隋·薛道衡《老氏碑》:“天齐地轴之所,蛇食鲸吞;铜陵、玉垒之区,狼顾鸱跱。”
[拼音] shén fēi qì yáng
[释义] 精神振奋,意气昂扬。
[出处] 清·李渔《蜃中楼·义举》:“大丈夫见义即为,还拣甚么日子,叫左右带马过来,我神飞气扬,这叫做当仁见义无谦让。”
[拼音] shēn jì hǔ wěn
[释义] 谓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。比喻处境极其危险。
[出处] 晋·桓彝《荐谯无彦表》:“凶命屡招,奸威乃逼,身寄虎吻,危同朝露。”
[拼音] shén lái qì wàng
[释义] 犹言运气旺盛。
[出处]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八卷:“起初沈将仕神来气旺,胜采便跟着他走,所以连掷连赢。”
[拼音] shén lóng jiàn shǒu
[释义] 清赵执信《谈龙录》:“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,曰:‘诗如龙然,首尾爪角鳞鬣,一不具,非龙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诗如神龙,见其首不见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,安得全体?’”后以“神龙见首”指诗文跌宕多姿。
[出处] 清·赵执信《谈龙录》:“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,曰:‘诗如龙然,首尾爪角鳞鬣,一不具,非龙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诗如神龙,见其首不见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,安得全体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