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rù tiě zhǔ bù
[释义] 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。
[出处] 《北齐书·许淳传》:“淳清识敏速,达于从政,任司徒主簿,以能判断,见之时人,号为入铁主簿。”
[拼音] rú dé chūn tái
[释义] 春台:美好的旅游、观光的地方,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。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。
[出处] 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“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登春台。”
[拼音] rǔ jiān gǔ jiǎo
[释义] 比喻自以为安全的处所。
[出处] 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奎蹄曲隈,乳间股脚,自以为安室利处。”
[拼音] ràng yì jìng láo
[释义] 谓安逸之事互相谦让,劳苦之事互相争抢。
[出处] 《魏书·孝感传·吴悉达》:“昆弟同居四十余载,闺门和睦,让逸竞劳。”
[拼音] rèn gé zhěn gē
[释义] 以铠甲为席,以兵器为枕。形容战事频繁,生活不安定。
[出处] 严复《原强》:“当是之时,哀哀黔首,衽革枕戈,不得喙息,盖几靡有孑遗,秏矣!”
[拼音] rén jiāng yì sù
[释义] 指施舍给人的钱米。
[出处] 《搜神记 杨伯雍》:“公汲水作义于坂头,行者皆饮之。《后汉书 黄昏传》:“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,助官禀贷。”
[拼音] rén xīn lí shé
[释义] 鸮鸟的心,黄鹂的鸣声。比喻居心狠毒,但说话动听。
[出处]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2回:“这绍闻当不住鸮心鹂舌的话。”
[拼音] rèn yǐng wéi tóu
[释义] 佛教语。谓认虚作实。
[出处] 《景德传灯录·月轮禅师》:“所以道,从门入者不是家珍,认影为头岂非大错?”
[拼音] rì líng yuè tì
[释义] 谓逐渐衰落、弛退。
[出处] 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君道》:“徵曰:‘观自古帝王,在于忧危之间,则任贤受谏。及至安乐,必怀宽怠,言事者惟令兢惧,日陵月替,以至危亡。’”
[拼音] rì sòng wǔ chē
[释义] 一天诵读好多书。五车,形容书多。
[出处] 宋·朱熹《答陈师德书》:“不然,则虽广求博取,日诵五车,亦奚益于学哉?”
[拼音] rì yīn yuè sāi
[释义] 一天天堵塞,不通畅。
[出处] 梁启超《今义》:“举国尚俭,则举国之地利日堙月塞,驯至穷蹙不可终日。”
[拼音] róng mǎ dān xiào
[释义] 谓战乱不宁。
[出处] 明·胡应麟《诗薮·遗逸中》:“而《通考》所据晁陈二氏,丁宋末造,戎马劻勷之际,疑其散佚愈众也。”
[拼音] róu yuǎn suí huái
[释义] 安抚远方归顺者。怀,归附。
[出处] 清·林则徐《喻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》:“虽以天朝柔远绥怀,亦不能任其藐玩,应即遵照新例,一体从重惩创。”
[拼音] rù wén chū wǔ
[释义]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,入朝为文臣,出朝为将帅。
[出处] 唐·张说《河西节度副大使都督安公碑》:“总军挟郡,入文出武。三十年间,式遏戎虏。”
[拼音] ruǎn tán lì yǔ
[释义] 谓谈话时态度温和,言辞柔美。
[出处] 明·方孝孺《与郑叔度书》之三:“饮酒娱乐,软谈丽语,交欢释闷者不为少矣。”
[拼音] ruì cuò wàng jué
[释义] 谓受挫而希望破灭。
[出处] 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第七卷:“前戈矛,后邪许,得险即守,寸步而前,而后苗锐挫望绝,薪烬焰息,堤塞水止。”
[拼音] rǎn lán niè zǎo
[释义] 指胡乱涂抹。涅,染;皂,黑色。
[出处] 唐 段成式《酉阳杂俎续集 支诺皋中》:“姚司马者,寄居汾州……经年,二女精神恍惚,夜常明灯挫针,染蓝涅皂,未尝暂息,然莫见其所取也。”
[拼音] rěn è cáng jiān
[释义] 长期作恶,包藏祸心。
[出处] 《清史稿 世宗纪》:“丙申,上以准噶尔噶尔丹策零稔恶藏奸,终为边患,命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……征讨准噶尔。”
[拼音] rěn è yíng guàn
[释义] 指所积罪恶之多,达于极点。
[出处] 章炳麟《讨满洲檄》:“我中华亦有流寇之难,讨伐不时,将帅亟易,遂得使虏穷凶极恶,肆其驰突,外劫朝鲜,内围京邑,稔恶盈贯,亦陨其命。”
[拼音] rì xīn yuè zhù
[释义] 日日更新,月月显著。形容蓬勃发展。
[出处] 明·宋濂《洪武圣政记》序:“臣备位词林,以文字为职业,亲见圣德大业日新月著,于是与僚属谋取其有关政要者,编集成书,列为上下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