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róu jīn cuì gǔ
[释义] 柔弱的筋骨。比喻文章疲软无力。
[出处] 明·宋濂《〈王君子与文集〉序》:“士之有志于文者夥矣,抽青媲白,组织文绣,柔筋脆骨,点缀形似,徒夸艳乎。”
[拼音] róu yuǎn huái lái
[释义] 安抚边远地区,怀柔归附者。
[出处] 唐·张九龄《敕剑南节度使王昱书》:“柔远怀来,在卿良算。”
[拼音] rù lǐ qiē qíng
[释义] 合乎道理,切合实情。
[出处] 清·恽敬《与秦省吾》:“侯君妙才,同携游屐,是以逸情远兴,苍莽而来,而入理切情之言,反不能畅也。”
[拼音] ruì záo bīng tàn
[释义] 比喻事物尖锐对立,互不兼容。参见“枘凿方圆”。
[出处] 清王鸣盛《十七史商榷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 顾欢论道佛二家》:“愚谓欢所引道经颇确,老子子即佛,本是一人,故无二法……惟与吾儒,则如枘凿冰炭之不相合耳。”
[拼音] rì jiàn yuè rǎn
[释义] 濡:浸润。染:熏染。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。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。同“日濡月染”。
[出处] 宋 程珌《丙子轮对札子》:“招之得其地矣,又当各分其屯,无杂官军,盖一与之染,则日渐月染,尽成弃甲之人,不幸有警,则彼此相持,莫肯先进;一有微功,则彼此交集,反戈自戕,岂暇向敌哉。”
[拼音] rì xǐng yuè xiū
[释义] 天天反省,月月修身。
[出处] 清 严有禧《漱华随笔 知县改授》:“使本官读书进学,日省月修,待其老成,然后授以任事之职。”
[拼音] róu ér bù fàn
[释义] 犯:侵犯。指性情柔和,但不容侵犯。
[出处] 《后汉书 胡广传》:“柔而不犯,文而有礼,忠贞之性,忧公如家。”
[拼音] rú shí tóu shuǐ
[释义] 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一样。比喻互相合得来。
[出处] 《列子 说符》:“白公问曰:‘若以石投水,何如?’孔子曰:‘吴之善没者能取之。’”三国 魏 李萧远《运命论》:“及其遭汉祖,其言也,如以石投水,莫之逆也。”
[拼音] ruò běn qiáng mò
[释义] 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。
[出处] 太平天国 洪仁玕《资政新篇》:“倘有结盟联党之事,是下有自固之术,私有倚倚之端,外为假公济私之举,内藏弱本强末之弊。”
[拼音] rén qióng qì duǎn
[释义] 指穷人说话没有底气
[出处]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六卷第34章:“俗话说:人穷气短。”
[拼音] rì jìn bù shuāi
[释义] 衰:减。一天天有增无减
[出处] 汉·刘桓《赐南奥王赵佗传》:“高后自临事,不幸有疾,日进不衰,以故悖暴乎治。”
[拼音] rì chū bīng xiāo
[释义] 消:溶解。太阳一出来冰就溶解。形容一下子消失了
[出处] 《新编五代史评话·晋史》:“石敬瑭见张守一说了这四句,心下自晓得这意义了,那病忽然更醒,如风行云卷,日出冰消。”
[拼音] rú zú rú shǒu
[释义] 手足:比喻兄弟。比喻兄弟的感情亲密无间
[出处] 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谁无兄弟,如足如手。”
[拼音] rú yǒu yǐn yōu
[释义] 忧:愁苦,忧愁。好像内心有说不出的忧愁
[出处] 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耿耿不寐,如有隐忧。”
[拼音] rú tāng pō yǐ
[释义] 汤:沸水。像用热水去泼蚂蚁,一泼即散,既而又聚。比喻效果不明显
[出处]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3回:“各处申达表文求救,累次调兵前去征剿交锋,如汤泼蚁。”
[拼音] rǎng mèi qiè chǐ
[释义] 攘袂:捋起衣袖;切齿:咬紧牙齿。形容十分愤怒或激动的样子
[出处] 宋·秦观《进策·边防》:“吏士攘袂切齿,皆欲犁其庭而扫其闾。”
[拼音] rán dí dú shū
[释义] 然:“燃”的本字,燃烧;荻:芦苇一类的植物。燃荻为灯,发奋读书。形容勤学苦读。
[出处]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梁世彭城刘绮,交州刺史勃之孙,早孤家贫,灯烛难办,常买荻尺寸折之,然明夜读。”
[拼音] róng xié kàng lì
[释义] 旧时用于祝人结婚。
[出处] 明 邱濬《成语考 夫妇》:“贺人娶妻曰荣谐伉俪。”
[拼音] rèn yíng lǚ jiě
[释义] 比喻顺利解决。
[出处] 唐 韩愈《贞曜先生墓志铭》:“及其为诗,刿目鉥心,刃迎缕解。”
[拼音] ruǎn hóng xiāng yù
[释义] 形容都市的繁华。
[出处] 宋·苏轼《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陵宫》诗:“半白不羞垂领发,软红犹恋性车尘。”自注:“前辈戏语:‘西湖风月,不如京华软红香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