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曲尽其态

    [拼音] qū jìn qí tài
    [释义] 曲:委婉细致。曲折委婉地充分表达其姿态。形容表达技巧非常高明
    [出处] 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·叙画》:“画之为用大矣,盈天地间者万物,悉皆含豪运思,曲尽其态。”
  • 迁乔之望

    [拼音] qiān qiáo zhī wàng
    [释义] 迁乔:升职或迁居。高升的希望
    [出处] 晋·桓温《荐谯元彦表》:“中华有顾瞻之哀,幽谷无迁乔之望。”
  • 穷猿失木

    [拼音] qióng yuán shī mù
    [释义] 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。比喻人漂泊流浪
    [出处] 唐·杜甫《寄杜位》:“寒日经檐短,穷猿失木悲。”
  • 穷山竭泽

    [拼音] qióng shān jié zé
    [释义] 穷:寻求到尽头。寻遍所有的山与河
    [出处] 《新五代史·前蜀世家·王建》:“麟,人罕识之兽也,以见公之穷山竭泽而尽取,至于不识之兽,皆搜索而之。”
  • 穷鸟触笼

    [拼音] qióng niǎo chù lóng
    [释义] 穷:窘困。比喻处境窘迫而挣扎不脱
    [出处] 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“既知四隅断绝,百计奔冲,如穷鸟触笼,似飞蛾赴焰。”
  • 穷年尽气

    [拼音] qióng nián jìn qì
    [释义] 穷:尽。竭尽毕生的力量
    [出处] 清·高阜《序》:“予将穷年尽气以恣探之不暇,又何至有废卷之叹乎!”
  • 穷奸极恶

    [拼音] qióng jiān jí è
    [释义] 穷:极。形容极其奸诈凶恶
    [出处] 宋·苏轼《缴词头奏状·吴荀》:“如惠卿、汲,穷奸极恶,不待臣言而知。”
  • 穷工极态

    [拼音] qióng gōng jí tài
    [释义] 穷:极。形容极其精致
    [出处] 明·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海淀》:“诗之穷工极态,于斯而至。”
  • 穷工极变

    [拼音] qióng gōng jí biàn
    [释义] 穷:极。形容十分精巧而变化多端
    [出处] 明·无名氏《袁宗道传》:“时复拈笔为制举义,穷工极变。”
  • 人言藉藉

    [拼音] rén yán jí jí
    [释义] 籍籍:纷乱的样子。人们指责、攻击的话哪里都流传着。多用在说有关人家名誉的事。
    [出处] 《汉书·江都易王非传》:“国中口语籍籍,慎无复至江都。”
  • 人众胜天

    [拼音] rén zhòng shèng tiān
    [释义] 聚集众人的力量,可以战胜大自然。
    [出处] 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吾闻之,人众者胜天,天定亦能破人。”
  • 弱水之隔

    [拼音] ruò shuǐ zhī gé
    [释义] 比喻相隔极远,到达不了。
    [出处] 宋·胡继宗《书言故事·地理类》:“远不能到,云如有弱水之隔。”
  • 染风习俗

    [拼音] rǎn fēng xí sú
    [释义] 谓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。
    [出处] 《云笈七签》卷五六:“五气者,随命成性,逐物意移,染风习俗,所以变化无穷,不惟万数。”
  • 染神乱志

    [拼音] rǎn shén luàn zhì
    [释义] 谓思想受到迷惑扰乱。
    [出处]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:“西山曰:‘此人大非端士,笔头虽写得数句诗,所谓本心不正,脉理皆邪,读之将恐染神乱志,非徒无益。’某佩服其言。”
  • 染须种齿

    [拼音] rǎn xū zhǒng chǐ
    [释义] 染须发,镶假牙。以之掩饰衰老。
    [出处] 宋·陆游《岁晚幽兴》诗:“卜冢治棺轮我快,染须种齿笑人痴。”
  • 攘肌及骨

    [拼音] rǎng jī jí gǔ
    [释义] 比喻侵及腹地。
    [出处] 汉·扬雄《法言·重黎》:“是以四疆之内,各以其力来侵,攘肌及骨,而赧独何以制秦乎?”
  • 热心快肠

    [拼音] rè xīn kuài cháng
    [释义] 形容热情直爽。
    [出处] 柯岩《奇异的书简·东方的明珠三》:“也许因为是她热心快肠,群众有事爱找她拿主意,帮个忙。”
  • 认鸡作凤

    [拼音] rèn jī zuò fèng
    [释义] 佛教语。谓认凡庸为珍贵。
    [出处] 《万善同归集》卷一:“如楚国愚人认鸡作凤,犹春池小果执石为珠。但任浅近之情,不探深密之旨。”
  • 日程月课

    [拼音] rì chéng yuè kè
    [释义] 每日每月按一定的程序课试。形容因循守旧,无所创新。
    [出处] 清·莫友芝《〈巢经堂诗钞〉序》:“[子尹]不肯以诗人自居。当其兴到,顷刻千言;无所感触,或经时不作一字,又脱稿不自收拾,子弟钞存十之三四而已。而其盘盘之气,熊熊之光,浏漓顿挫,不主故常,以视近世日程月课,楦酿篇牍,自张风雅者,其贵贱何如也?”
  • 柔肤弱体

    [拼音] róu fū ruò tǐ
    [释义] 谓柔弱的身体。
    [出处]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朗传》:“且少小常苦被褥泰温,泰温则不能便柔肤弱体,是以难可防护,而易用感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