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裒凶鞠顽

    [拼音] póu xiōng jū wán
    [释义] 裒:刨除;鞠:阻塞。清除凶狠的人,制止贪婪的人
    [出处] 《献平淮夷雅表》:“被昏卒狂,裒凶鞠顽。”
  • 蒲鞭之政

    [拼音] pú biān zhī zhèng
    [释义] 蒲:香蒲。以香蒲作鞭子,柔软不能伤人。比喻官吏施行宽厚仁慈之治
    [出处] 南朝·梁·江淹《为始安王拜南兖州刺史章》:“臣职右南阳,谢蒲鞭之政。”
  • 剽疾轻悍

    [拼音] piāo jí qīng hàn
    [释义] 剽:轻捷;悍:勇敢。作战勇猛,动作迅捷,而性格急躁轻敌
    [出处]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兵略讯》:“剽疾轻悍,勇敢轻敌。”
  • 辟恶除患

    [拼音] pì è chú huàn
    [释义] 辟:祛除。祛除邪恶与祸患
    [出处]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41卷:“今日元吉,理发沐尘,辟恶除患,长生神仙。”
  • 鹏路翱翔

    [拼音] péng lù áo xiáng
    [释义] 鹏路:远大前程;翱翔:飞翔。比喻人奋进在远大前程上
    [出处] 唐·杜甫《入衡州》诗:“柴荆寄乐土,鹏路观翱翔。”
  • 飘然远翥

    [拼音] piāo rán yuǎn zhù
    [释义] 翥:向高处飞。轻快地向高处飞去。比喻放弃权利之争,远离庸俗的官场
    [出处] 蔡锷《致唐继尧皓电》:“侪辈中果有三数人身先引退,飘然远翥,实足以对于今日号称伟人志士、英雄豪杰一流直接下一针砭,为后来留一榜样。”
  • 贫不学俭,富不学奢

    [拼音] pín bù xué jiǎn,fù bù xué shē
    [释义] 俭:节省;奢:奢侈。穷人不学也会节俭,富人不学也会奢侈。指人的思想受环境习惯的影响
    [出处] 唐·马周《请崇节俭及制诸王疏》:“语曰:‘贫不学俭,富不学奢’,言自然也。”
  • 贫贱亲戚离,富贵他人合

    [拼音] pín jiàn qīn qī lí,fù guì tā rén hé
    [释义] 他人:外人;合:聚合。贫贱时亲朋戚友都疏远你,富贵时素不相识的人都会来巴结你。指人情冷暖,世态炎凉
    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22卷:“有句古诗说得好,道是:‘贫贱亲戚离,富贵他人合。’贾似道做了国戚,朝廷恩宠曰隆,那一个不趋奉他?”
  • 麒麟楦

    [拼音] qí lín xuàn
    [释义] 麒麟:传说的灵兽;楦:做鞋的木头模型,指驴子。假扮成麒麟的驴子。比喻虚有其表的人
    [出处] 宋·黄庭坚《山谷外集·次韵谢外舅食驴肠》诗:“忽思麒麟楦,突兀使人惊。”
  • 千仞无枝

    [拼音] qiān rèn wú zhī
    [释义] 比喻人品正直。
    [出处] 《水经注·汶水》:“松枞高千仞而无枝,非忧王室之无柱也。”
  • 乞儿乘车

    [拼音] qǐ ér chéng chē
    [释义] 讽刺官职提升得快的话。
    [出处] 《三国志·魏书·邓艾传》注引《世语》:“君释褐登宰府,三十六日,拥麾盖,守兵马郡,乞儿乘小车,一何驶乎?”
  • 轻视傲物

    [拼音] qīng shì ào wù
    [释义] 轻:轻慢;世:世人;傲:傲慢;物:人,公众。对世俗之事一概不放在眼里。
    [出处] 明·屠隆《彩毫记·宫禁生谗》:“此人自恃文才,轻世傲物。”
  • 强而后可

    [拼音] qiǎng ér hòu kě
    [释义] 强:硬要,迫使。经强求后才答应。
    [出处] 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良曰:‘请复之。’强而后可,一朝而获十禽。”
  • 穷日之力

    [拼音] qióng rì zhī lì
    [释义] 穷:意尽。原指一天之内,使尽全力。比喻尽一天的力量、工夫。
    [出处] 清·张岱《与胡季望》:“茶须旋采,抽筋摘叶,急不待时,武火杀青,文火炒熟,穷日之力,多则半劤,少则四两。”
  • 弃文存质

    [拼音] qì wén cún zhì
    [释义] 指不加文饰,保留本旨。
    [出处] 范文澜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:“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,保存经意,照原本直译的方法,因而为后来译家所遵守。”
  • 悄然无声

    [拼音] qiǎo rán wú shēng
    [释义] 悄然:寂静无声的样子。静悄悄的,听不到一点声音。
    [出处] 唐 白居易《琵琶行》诗:“东舟西舫悄无言,惟见江心秋月白。”
  • 轻薄无礼

    [拼音] qīng báo wú lǐ
    [释义] 指轻佻浮薄,不知礼仪。
    [出处] 明·叶宪祖《鸾鎞记》:“那温庭筠这等轻薄无礼,小人也为着一事,丞相爷差去见他,倒被他呵叱了一场。”
  • 七步八叉

    [拼音] qī bù bā chā
    [释义] 相传曹植七步成诗,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,后因以“七步八叉”形容才思敏捷。
    [出处]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7回:“七步八叉,具有成例;古人击钵催诗,我要击钵了。”
  • 气得志满

    [拼音] qì dé zhì mǎn
    [释义] 形容春风得意,心满意足的样子。
    [出处] 唐·韩愈《荆潭唱和诗序》:“是故文章之作,恒发于羁旅草野,至若王公贵人,气得志满,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。”
  • 气断声吞

    [拼音] qì duàn shēng tūn
    [释义] 气出不来,话说不出。形容极度忧伤失望。
    [出处]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成顾蟋蟀笼虚,则气断声吞,亦不复以儿为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