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pí xīn jié lǜ
[释义] 竭:尽。指费尽心思
[出处] 宋·欧阳修《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》:“选五百人,而日限又迫,使考试之官殆废寝食,疲心竭虑,因劳致昏。”
[拼音] piāo rú yóu yún
[释义] 飘:飘逸;游云:流动的云彩。形容书法和人的仪容俊逸潇洒
[出处]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,矫若惊龙。”
[拼音] pān yún zhuī yuè
[释义] 攀:攀附。攀援青云而上天。比喻仕宦登进
[出处] 三国·魏·曹植《苦思行》诗:“我心何踊跃,思欲攀云追。”
[拼音] pān yuán kòu mǎ
[释义] 攀:牵挽;扣:套住。拉住车辕牵住马匹。形容热情挽留,不肯放行
[出处] 《东观汉记》:“第五伦为会稽太守,为事征,百姓攀辕扣马呼曰:‘舍我何之?’”
[拼音] pān jīn bǐ xī
[释义] 用今人与历史上的古人相比
[出处] 明·汤显祖《南柯记·系帅》:“你攀今比昔!那樊将军他殢酒把鸿门碎,关大王面赤非干醉。”
[拼音] pán yóu wú dù
[释义] 盘游:游乐;度:限度。耽于游乐,没有限度。
[出处] 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乃盘游无度,畋于有洛之表,十旬弗反。”
[拼音] pèi wéi pèi xián
[释义] 韦:熟牛皮,弦:弓弦。原指西门豹性急,佩韦自戒;董安于性缓,佩弦自戒。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。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。
[出处] 《韩非子·观行》:“西门豹之性急,故佩韦以缓己;董安于之性缓,故佩弦,故佩弦以自急。”
[拼音] píng shì jié zhé
[释义] 凭轼:靠着车前扶手;结辙:车轮的辙迹相迭,形容车马络绎。驾车奔走,不绝于道。
[出处] 《子华子·晏子问党》:“游士无所植其足,则凭轼结辙而违之。”
[拼音] pò yán wēi xiào
[释义] 形容心领神会。
[出处] 《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》:“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,各各顶礼佛足,退坐一面。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,瞬目扬眉,示诸大众,默然毋措。有迦叶破颜微笑。”
[拼音] páng qiú jùn yàn
[释义] 旁:广;俊彦:才智过人的人。向各方面征求贤才。
[出处] 《尚书·太甲上》:“旁求俊彦,启迪后人。”
[拼音] píng liú huǎn jìn
[释义] 本指船在缓流中慢慢前进。后比喻稳步前进。
[出处] 唐·白居易《泛小轮》诗:“船缓进,水平流,一茎竹篙剔船尾,两幅青幕幅船头。”
[拼音] pèi xiǎng cóng sì
[释义] 旧时以孔子门徒及某些所谓“名儒”附属于孔子者一并受祭,称配享从汜。
[出处] 《宋史·礼志八》:“国子司业蒋静言:‘先圣与门人通被冕服无别,配享从汜之人当从所封之爵服。’”
[拼音] pú biān zhī fá
[释义] 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。
[出处] 《后汉书·刘宽传》:“吏人有过,但以蒲鞭罚之,示辱而已,终不加苦。”
[拼音] péng tuán huā tuì
[释义] 鹏抟,本《庄子·逍遥游》;鹢退,出《左传·僖公十六年》“六鹢退飞过宋都”。喻指宦海的浮沉,仕途的进退。
[出处] 清·钱谦益《陈昌箕日记诗叙》:“余以余生颓景,尸居假息,亦不复知海内故人鹏抟鹢退,近作何状。”
[拼音] pī qiú dài suǒ
[释义] 形容衣着粗陋。
[出处] 西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五》:“昔者楚丘先生,行年七十,披裘带索,往见孟尝君,欲趋不能进。”
[拼音] pī xiāo jué hàn
[释义] 冲出霄汉。
[出处] 唐·柳宗元《行路难》诗:“披霄决汉出沆漭,瞥裂左右遗星辰。”
[拼音] pián zhī lì yè
[释义] 谓偶句俪辞。
[出处] 清·钱谦益《序》:“吾少学为文,已知訾謷王李,愲愲然骈枝俪叶,从事于六朝,久而厌之,是亦王李之朋徒耳。”
[拼音] piāo fēng kǔ yǔ
[释义] 形容天气恶劣。
[出处] 战国·宋·墨翟《墨子·尚同上》:“今若天飘风苦雨,溱溱而至者,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。”
[拼音] piāo líng shū jiàn
[释义] 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,游学四方,到处飘泊。
[出处]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6回:“如今虽是飘零书剑,家里也还有一百亩田,三四带房子住着。”
[拼音] píng jǐ zhī zhào
[释义] 皇帝临终遗诏。
[出处] 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礼部·宗伯执持》:“方奉凭几之诏,遽卒,士论惜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