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pà fēng qiè yǔ
[释义] 怯:害怕。形容人害怕艰难困苦,娇气十足。
[出处] 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二折:“汤风冒雪,忍寒受冷;有一等人怕风怯雨,门也不出。”
[拼音] pēn yǔ xū yún
[释义] 形容浪花水气的飞溅散逸。
[出处] 明·刘基《送陈庭学之成都卫照磨任》诗:“君不见岷山导戒南纪,喷雨嘘云九千里,瞿唐剑阁键重关,锦城花绕成都市。”
[拼音] pī luó dài cuì
[释义] 形容衣饰华丽。
[出处] 许地山《危巢坠简·东野先生》:“黑油油的头发,映着一副不施脂粉的黄瘦脸庞,若教他披罗戴翠,人家便要赞他清俊。”
[拼音] piàn guāng líng yǔ
[释义] 比喻零星的珍贵品。
[出处] 黄远庸《记者眼中之孙中山》:“又中山政见,亦仅片光零羽,见于报章。”
[拼音] pián mén lián shì
[释义] 形容为数众多。
[出处] 《南齐书·竟陵文宣王子良传》:“自宋道无章,王风陵替,窃官假号,骈门连室。”
[拼音] piàn wén zhī shì
[释义] 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。
[出处] 《宋书·志序》:“司马迁制一家之言,始区别名题,至乎礼仪刑政,有所不尽,乃于纪传之外,创立八书,片文只事,鸿纤备举。”
[拼音] piàn yún zhē dǐng
[释义] 比喻得到别人的恩泽。
[出处] 元·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一折:“小人到前面死了呵,那生那世,做驴做马,填还这债,若不死呵,但得片云遮顶,此恩必当重报也。”
[拼音] piāo fēng guò ěr
[释义] 比喻对某件事情漠不关心或不当一回事。
[出处] 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·贪婪汉六院卖风流》:“任你说得舌敝唇穿,也只当做飘风过耳。”
[拼音] piāo píng duàn gěng
[释义] 随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断茎。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。
[出处] 宋·周行己《再和文叔》:“契阔十年才道旧,问关千里又言旋。飘萍断梗无根柢,愁唤羸童理破鞯。”
[拼音] piāo píng làng jì
[释义] 飘泊无定。
[出处]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小生飘蓬浪迹,幸蒙令尊一见如故,解衣推食,恩已过甚。”
[拼音] pò bì huǐ zhǐ
[释义] 璧、珪:均为玉。把玉破坏掉。比喻破坏美好的东西。
[出处] 北魏·温鹏举《寒陵山寺碑》:“铜马竞驰,金虎乱噬,九婴暴起,十日并出,破璧毁珪,人物既尽。”
[拼音] pò jiā wéi guó
[释义] 为了国家大业,不惜毁坏自己的家庭。比喻无私奉献。
[出处] 汉·侯霸《李通辞位议》:“扶助神灵,辅成圣德,破家为国,忘身奉主。”
[拼音] pò jiān cuī gāng
[释义] 谓攻破摧毁强敌。
[出处] 汉·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尔其则有谋臣武将,皆能攫戾执猛,破坚摧刚。”
[拼音] pò luǎn qīng cháo
[释义] 碎裂鸟卵,倾覆鸟窠。比喻斩草除根,手段残忍。
[出处] 明·陈与郊《义犬记》第三折:“却原来分属师生,曾受深恩也。破卵倾巢太不仁。”
[拼音] pò qín jué xián
[释义] 毁琴断弦,表示世无知音,不再鼓琴。
[出处]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:“钟子期死,伯牙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琴,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。”
[拼音] pōu xī gān dǎn
[释义] 犹剖心析肝。形容掬诚相示。
[出处] 宋·司马光《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弟第三状》:“臣不胜愤懑,敢复剖析肝胆,陈布以闻,虽抵罪万死,亦无怨悔。”
[拼音] pǔ nè chéng dǔ
[释义] 为人朴实敦厚,不善言词。
[出处] 《聊斋志异 蕙芳》:“马生其名混,其业亵,蕙芳奚取哉?于此见仙人之贵朴讷诚笃也。”
[拼音] páng huáng shī cuò
[释义] 指心神不宁,举动失常。
[出处]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八回:“我母亲只气得面白唇青,一句话也没有,婶娘也是徬徨失措。”
[拼音] piān piān fēng dù
[释义] 翩翩:形容举止潇洒超脱。风度:美好的举止姿态。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超逸洒脱。
[出处]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八回:“早有那般世谊同年,见他翩翩丰度,蔼然可亲,都愿和他亲近进来了。”
[拼音] pò jiā wáng guó
[释义] 国家覆灭、家庭毁灭。
[出处] 唐 杜牧《隋苑(红霞一抹广陵春)》诗:“却笑丘墟隋炀帝,破家亡国誊谁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