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没撩没乱

    [拼音] méi liáo méi luàn
    [释义] 指没有情绪
    [出处]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回:“过了两三日,众多闲汉都来伺候,见衙内心焦,没撩没乱,众人散了。”
  • 明珠按剑

    [拼音] míng zhū àn jiàn
    [释义] 按:用手抚着。一方奉送夜光珠,另一方却手持宝剑。比喻由于误会以敌意回报对方
    [出处] 清·朱之瑜《德始堂记》:“今与贤之相知也新,而又语言不能通,不当有明珠按剑之举;万一他时复有晤期,更当掀髯抵掌,援古引今,目征其必然也。”
  • 弥日亘时

    [拼音] mí rì gèn shí
    [释义] 弥:满;亘:连续。指一天到晚
    [出处] 《南史·刘穆之传》:“言谈赏笑,弥日亘时,未尝倦苦。”
  • 孟诗韩笔

    [拼音] mèng shī hán bǐ
    [释义] 孟郊的诗,韩愈的文笔。指诗文佳作
    [出处] 唐·赵璘《因话录》第三卷:“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,韩公文至高,孟子长五言,时号孟诗韩笔。”
  • 美言不文

    [拼音] měi yán bù wén
    [释义] 文:饰。美善的言辞,不需要修饰
    [出处] 汉·扬雄《法言·寡见》:“良玉不雕,美言不文。”
  • 美男破老

    [拼音] měi nán pò lǎo
    [释义] 破:毁坏。用年轻的外宠之臣来谗毁老成人
    [出处]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荀息曰:‘《周书》有言:美男破老。’乃遗之美男,教之恶宫之奇。”
  • 茫茫荡荡

    [拼音] máng máng dàng dàng
    [释义] 辽阔深远而又模糊不清
    [出处]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9回:“若说这个石碣村湖荡,紧靠着梁山泊,都是茫茫荡荡,芦苇水港。”
  • 鸟兽行

    [拼音] niǎo shòu xíng
    [释义] 像飞禽走兽一样的行为。比喻乱伦
    [出处] 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:“外内乱,鸟兽行,则灭之。”
  • 囊底智

    [拼音] náng dǐ zhì
    [释义] 囊:口袋。口袋底的智慧。指十分有智有谋
    [出处] 《晋书·慕容垂载记》:“及闻慕容德之策,笑曰:‘吾计决矣。且吾投老,扣囊底智,足以克之。’”
  • 鲇鱼上竹

    [拼音] nián yú shàng zhú
    [释义]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。
    [出处] 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:“君于仕宦,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?”
  • 怒猊渴骥

    [拼音] nù ní kě jì
    [释义] 猊:狻猊,即狮子;骥:骏马。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,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。形容书法遒劲奔放。
    [出处] 《新唐书·徐浩传》:“始,浩父峤之善书,以法授浩,益工。尝书四十二幅屏,八体皆备,草隶尤工,世状其法曰‘怒猊抉石,渴骥奔泉。’云”
  • 内峻外和

    [拼音] nèi jùn wai hé
    [释义] 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。
    [出处] 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·孙文定公》:“公内峻外和,相对者如登泰、华、坐春风,非不阳和熙熙,贮在颜间,而业已置人于青云上。”
  • 泥名失实

    [拼音] ní míng shī shí
    [释义] 拘守空名,不求实际。
    [出处] 宋·程大昌《考古编·诗论九》:“夫其本圣言而推之者,尚破碎如此,其他何可泥名失实而不敢加辨也欤!”
  • 年衰岁暮

    [拼音] nián shuāi suì mù
    [释义] 谓年纪衰老,寿命将尽。
    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今堪年衰岁暮,恐不得自信,排于异人,将安究之哉?”
  • 鸟伏兽穷

    [拼音] niǎo fú shòu qióng
    [释义] 如飞鸟栖伏,野兽奔走无路。形容势竭力穷,处境困难。
    [出处] 《梁书·元帝纪》:“贼景鸟伏兽穷,频击频挫,奸竭诈尽,深沟自固。”
  • 鸟迹虫丝

    [拼音] niǎo jì chóng sī
    [释义] 比喻极易消失的事物。
    [出处] 清·蒋士铨《临川梦·了梦》:“养娘真信人也,多劳,可怜他把鸟迹虫丝收护的牢。”
  • 鸟惊鱼骇

    [拼音] niǎo jīng yú hài
    [释义] 像鸟、鱼那种受惊的样子。
    [出处] 明·张居正《答蜀中开府谭二华书》:“其民犷悍易动,大抵绥之则靖,扰之则乱,怠则顿网诡衔,急则鸟惊鱼骇。”
  • 鸟哭猿啼

    [拼音] niǎo kū yuán tí
    [释义] 泛指禽兽悲鸣。形容悲凉的情景。
    [出处] 唐·王维《能禅师碑》:“山崩川竭,鸟哭猿啼。”
  • 鸟散鱼溃

    [拼音] niǎo sàn yú kuì
    [释义] 溃:溃散。象鸟惊飞,象鱼溃散而逃。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。
    [出处] 《南史 宋武帝纪》:“番禺之功,俘级万数,左里之捷,鸟散鱼溃。”
  • 鸟声兽心

    [拼音] niǎo shēng shòu xīn
    [释义] 比喻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。
    [出处]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四方私言,云角等窃入京师,战视朝政,鸟声兽心,私共鸣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