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狂吟老监

    [拼音] kuáng yín lǎo jiān
    [释义] 狂:纵情放荡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外号。借指狂放的诗人
    [出处] 宋·周密《一萼红·登蓬莱阁有感》词:“为唤狂吟老监,共赋销忧。”
  • 块然独处

    [拼音] kuài rán dú chǔ
    [释义] 块然:孤独的样子。孤单一个人待着。形容独居无聊
    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今世之处士,时虽不用,崛然独立,块然独处。”
  • 抗怀物外

    [拼音] kàng huái wù wài
    [释义] 抗:通“亢”,高尚;物:指世俗。胸怀高尚,超出尘俗之外
    [出处] 宋·洪迈《容斋四笔·王逸少为艺所累》:“以抗怀物外,不为人役,故功名成就,无一可言。”
  • 苦学力文

    [拼音] kǔ xué lì wén
    [释义] 力:务。刻苦学习,努力著文
    [出处] 《旧唐书·白居易传》:“蓦然为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,动以万数。盖苦学力文所致。”
  • 括囊守禄

    [拼音] kuò náng shǒu lù
    [释义] 括囊:扎紧口袋,比喻谨慎不说话;守禄:保住禄位。指大臣不敢进言,只图保住禄位
    [出处]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崔寔传》:“或犹豫歧路,莫适所从;或见信之佐,括囊守禄;或疏远之臣,言以贱废。”
  • 括囊避咎

    [拼音] kuò náng bì jiù
    [释义] 括囊:束紧口袋;咎:罪责,灾祸。为人谨慎小心,不轻易说话,避免灾祸
    [出处]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杨赐传》:“不敢自同凡臣,括囊避咎。”
  • 科头袒体

    [拼音] kē tóu tǎn tǐ
    [释义] 科头:不戴帽子;袒:裸露。不戴帽子,袒露身体。形容傲慢不羁的神态
    [出处]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刺骄》:“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,不惜典刑,而皆科头袒体,踞见宾客。”
  • 寇不可玩

    [拼音] kòu bù kě wán
    [释义] 寇:盗贼;玩:习惯而不留心。对于盗贼不能放松警惕
    [出处]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晋不可启,寇不可玩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”
  • 溃冒冲突

    [拼音] kuì mào chōng tū
    [释义] 溃:水冲破堤防;冒:冲犯;冲突:急奔猛闯。形容危险的祸患
    [出处] 宋·苏轼《晁错论》:“昔禹之治水,凿龙门,决大河,而放之海,方其功之未成也,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。”
  • 楛耘失岁

    [拼音] kǔ yún shī suì
    [释义] 楛:粗恶;耘:除草;岁:年谷成熟,收成。指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的收成
    [出处]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天论》:“楛耕伤稼,楛耘失岁。”
  • 楛耕伤稼

    [拼音] kǔ gēng shāng jià
    [释义] 楛:粗劣,粗恶;稼:庄稼。耕田不细致,庄稼受损害
    [出处]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天论》:“楛耕伤稼,耘耨失岁,政险失民。”
  • 廓开大计

    [拼音] kuò kāi dà jì
    [释义] 廓开:阐述,发挥。阐发远大的谋略
    [出处]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鲁肃传》:“今卿廓开大计,正与孤同。”
  • 鹍鹏得志

    [拼音] kūn péng dé zhì
    [释义] 鹍鹏:传说中的极大的鱼和鸟。比喻有大志的人得到施展的机会
    [出处] 元·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一折:“您端的似鹍鹏得志秋云长。”
  • 窥觎非望

    [拼音] kuī yú fēi wàng
    [释义] 窥觎:窥伺可乘之隙;非望:非分之想。指伺隙谋夺帝位
    [出处] 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然以雄武专朝,窥觎非望。”
  • 窥伺效慕

    [拼音] kuī sì xiào mù
    [释义] 窥:从小孔中偷看;伺:探察。偷看观察而仿效
    [出处] 唐·柳宗元《种树郭櫜驼传》:“视驼所种树,或迁徙,无不活,且硕茂,蚤实以蕃。他植者,虽窥伺效慕,莫能如也。”
  • 窥涉百家

    [拼音] kuī shè bǎi jiā
    [释义] 窥涉:关涉,关系;百家:各种学术流派。指广泛地学习,多方地汲取
    [出处] 汉·王充《论衡·薄葬》:“通人知士,虽博览古今,窥涉百家,条入叩贯,不能宙知。”
  • 夔龙礼乐

    [拼音] kuí lóng lǐ yuè
    [释义] 夔龙:虞舜的两个大臣,夔为乐官,龙为谏官。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
    [出处] 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邹林游学》:“夔龙礼乐承先范,班马文章勘墨铅。”
  • 溃敌如决河

    [拼音] kuì dí rú jué hé
    [释义] 溃:散,乱。溃败的敌人像河水冲决堤坝一样
    [出处] 唐·许敬宗《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》:“尊彼前茅,追奔若顺海,乘兹破竹,溃敌如决河。”
  • 可同患,难处安

    [拼音] kě tóng huàn,nán chǔ ān
    [释义] 患:患难;处:相处,交往。只能共患难,不能同安乐。指忘恩负义的人
    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且勾践为人,可与同患,难与处安。”
  • 兰质薰心

    [拼音] lán zhì xūn xīn
    [释义]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
    [出处] 唐 杨虞卿《过小妓英英墓》诗:“兰质薰心何所在?焉知过者是狂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