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kuáng bèi wú dào
[释义] 狂悖:狂妄背理。狂妄猖獗,蛮不讲理
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五行志中》:“汉大臣征贺为嗣,即位,狂悖无道。”
[拼音] kàng yán gāo yì
[释义] 抗颜:不看别人的颜色;高议:发表高明的议论。指态度严正地阐述自己的意见
[出处] 宋·苏轼《上刘侍读书》:“抗颜高议,自以无前。”
[拼音] kǔ yǔ ruǎn yán
[释义] 苦语:逆耳的忠言;软言:委婉的话。指善意规劝人的各种话语
[出处] 南朝·梁·刘孝绰《栖隐寺碑》:“苦语软言,随方弘训。”
[拼音] kǔ lè zhī jìng
[释义] 境:境地。痛苦与欢乐的境界
[出处] 北魏·温子升《定国寺碑》:“并驰于苦乐之境,皆入于生死之门。”
[拼音] kǔ bù liáo shēng
[释义] 聊生:赖以维持生活。形容备受痛苦,无法生存
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严安传》:“丁男被甲,丁女转输,苦不聊生,自经于道树,死者相望。”
[拼音] kōng yì jìn yán
[释义] 臆:胸。胸中毫无隐藏,把知道的东西全都说出来
[出处] 《新唐书·刘蕡传》:“今蕡所对,敢空臆尽言,汉魏以来,无与蕡比。”
[拼音] kōng xīn jià zǐ
[释义] 空话、谎言或无实际内容的东西
[出处]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4回:“人也不认得,你在那个面前捣鬼,扯甚么空心架子!”
[拼音] kuò náng gǒng shǒu
[释义] 括囊:束紧袋口;拱手:两手合抱。指不敢进言,无所作为
[出处] 《宋史·刘述传》:“赵拤则括囊拱手,但务依违大臣,事臣岂当如是!”
[拼音] kū gǔ zhī yú
[释义] 枯骨:白骨,引申为死人。比喻垂死的人
[出处]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四卷:“华存卑贱,枯骨之余。自处尘垢,久染浊秽。”
[拼音] kū cháng kě fèi
[释义] 枯:枯竭。形容人十分饥渴
[出处] 《唐诗纪事》:“开妒满饮相献酬,枯肠渴肺忘朝饥。”
[拼音] kàn shēng jiàn zhǎng
[释义] 亲眼看着某人的出生和长大。形容对某人非常熟悉
[出处] 元·王晔《桃花女》楔子:“他在我隔壁住,从小里看生见长的。”
[拼音] kuān yán dé tǐ
[释义] 得体:合乎分寸。宽厚和严格掌握得恰如其分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39回:“众将见绤彀宽严得体,无不悦服。”
[拼音] kēng kēng zhī xìn
[释义] 硁硁: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。固执的信念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6回:“主公犹执硁硁之信,隐忍不言。”
[拼音] kuí huò zhī xīn
[释义] 葵:葵花;藿:藿香。葵花和藿香倾向太阳。比喻心向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
[出处] 唐·白居易《谢清明日赐新火状》:“仰之如日,空倾葵藿之心。”
[拼音] kuǎn yán bù tīng
[释义] 款:通“窾”,空。对于不真实的话不要听信
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,实不中其声者谓之款;款言不听,奸乃不生。”
[拼音] kēng qiāng dùn cuò
[释义] 铿锵: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。形容音律和谐有力、动听
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2回:“这一出戏是一套‘北点绛唇’,铿锵顿挫,韵律不用说是好了。”
[拼音] kuà zhě bù xíng
[释义] 跨:跨步前进。跨步前进的人不能走长路。比喻急于求成的人,难以持之以恒
[出处]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24章:“企者不立,跨者不行。”
[拼音] kàn xiá sì xì
[释义] 窥伺对方空隙
[出处] 清 薛福成《论不勤远略之误》:“各国莫不欲夺我所不争,乘我所不备,瞰瑕伺隙,事端遂百出而不穷。”
[拼音] kè wù cái fēng
[释义] 比喻擅长山水风光描写
[出处] 明 袁宏道《和丘长孺》:“五言七言信手成,刻雾裁风好饥骨。”
[拼音] kūn yù qiū shuāng
[释义] 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
[出处]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孔融传论》:“懔懔焉,皓皓焉,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