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fèi wén rèn wǔ
[释义] 文:文治;任:任用;武:武力。废掉文治,任用武力。指轻文重武。
[出处] 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仍废文任武,缀甲历兵,效胜于战场。”
[拼音] fēng jēn duō lì
[释义] 丰:丰满,丰实;筋: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;多:多余。书法有筋骨,笔力雄健。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,笔力强劲有余。
[出处] 宋·无名氏《宣和书谱》:“三国之初,字学缺然不讲,繇于是为一家法,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,有云游雨骤之势。”
[拼音] fēn shǒu yào jīn
[释义] 要:重要;津:渡口。分别把守交通要道。
[出处] 明·何良臣《阵纪·战机》:“以寡击众,务于隘塞,必于暮夜,伏于丛茂,要于险阴;以众击寡,务于广漫,利于旦辰,分守要津,绝彼运道。”
[拼音] fēng gǔ qiào jùn
[释义] 峭峻:山又高又陡。形容人很有骨气,刚直不阿。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。
[出处] 唐·韩愈《感春》诗:“孔丞别我适临汝,风骨峭峻遗尘埃。”
[拼音] fēng fā yùn liú
[释义] 指文章笔锋犀利,情韵欲流。
[出处] 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体性》:“安仁轻敏,故锋发而韵流。”
[拼音] fú tián lì sè
[释义] 服:从事;穑:收获谷物。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。
[出处] 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若农服田力穑,乃亦有秋。”
[拼音] gān bài xià fēng
[释义] 甘:情愿,乐意;下风:风向的下方。对人自认不如,真心佩服。
[出处] 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,群臣敢在下风。”
[拼音] gǎn yù wàng shēn
[释义] 感遇:感激恩遇;忘身:愿舍身相报。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,表示忠心的套话。
[出处] 《晋书·庚亮传》:“且先帝谬顾,情同布衣,感今恩重命轻,遂感遇忘身。”
[拼音] gēng yún shù yì
[释义] 耘:锄草,树:栽植;艺:播种。耕田、锄草、植树、播种。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。
[出处] 《荀子·子道》:“夙兴夜寐,耕耘树艺,手足胼胝,以养其身。”
[拼音] gè qǔ suǒ cháng
[释义] 指要善于运用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的长处。
[出处] 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》:“用人如器,各取所长。”
[拼音] gōng mò shǒu jìng
[释义] 默:沉默;守:遵守,保持。恭恭敬敬地沉默,不讲话,保持肃静。
[出处] 《三国志·蜀书·刘巴传》:“又自以归付非素,惧见猜嫌,恭默守静,退无私交,非公事不言。”
[拼音] gǔ shì jīng fēi
[释义] 古代、现在的是非得失。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。
[出处] 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:“一个待咏月嘲风,一个待飞觞走斝,谈些古是今非,下学上达。”
[拼音] gū biāo ào shì
[释义] 孤:孤单;标:标准高。孤高自赏,傲然一世。原形容菊花傲霜独立的形态。比喻人格的傲然不群和不与俗流。
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八回:“孤标傲世偕谁隐,一样花开为底迟。”
[拼音] guì rén jiàn jǐ
[释义] 认为自己不如别人,表示谦虚。
[出处] 《礼记·坊记》:“君子贵人而贱己,先人而后己。”
[拼音] guǎ rén zhī jí
[释义] 寡人:古代君主的自称;疾:病,毛病。古代君王的通病——好色。
[出处] 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王曰:‘寡人有疾,寡人好色。’”
[拼音] guī zhī ruò shuǐ
[释义] 归附的势态就像江河汇成大海一样。形容人心所向。
[出处] 春秋·齐·晏婴《晏子春秋·内篇问上》:“德行教训,加于诸侯;慈爱利泽,加于百姓。故海内归之若流水。”
[拼音] gòng guàn tóng tiáo
[释义] 【解释】串在同一钱串上,长在同一枝条上。比喻脉络连贯,事理相通。
[出处] 【出处】清 王夫之《石崖先生传略》:“涕笑皆神之所行,逡巡皆气之所应,固可于此得吾兄……共贯同条之精爽。”);
insert into chengyu VALUES(
[拼音] gǎi huàn tóu miàn
[释义] 喻改变身份。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十八卷:“却说鲜于同自吟了这八句诗,其志愈锐。怎奈时运不利,看看五十齐头,‘苏秦还是旧苏秦’,不能勾改换头面。”
[拼音] gǎi zhù zhāng xián
[释义] 改换琴柱,另张琴弦。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。
[出处] 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射策》:“玉陛舒奇抱,看琐尾啼饥众纷扰,惟改柱张弦,抡才访道。”
[拼音] gàn míng fàn yì
[释义] 干犯名教和道义。
[出处] 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调美》:“谁想不前不后,刚刚是太老爷的同年。我家相公竟是他的年侄。这样干名犯义的事,如何做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