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福由心造

    [拼音] fú yóu xīn zào
    [释义] 造:造就。指心地好,能行善,就能得到幸福
    [出处]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9回:“绍闻忽然想起,此厅当日俱是猥亵之语,与今日相较,天渊相悬,云泥迥隔,可见地因人灵,福由心造。”
  • 福业相牵

    [拼音] fú yè xiāng qiān
    [释义] 业:罪孽;牵:缠绕。指福运与罪孽往往相互缠绕
    [出处]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02卷:“有缘无缘,福业相牵,有缘福至,无缘业缠。”
  • 福不徒来

    [拼音] fú bù tú lái
    [释义] 徒:徒然。幸福之事不会无故到来
    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谏者福也,谀者贼也。人主听谀,是愚惑也。虽然,祸不妄至,福不徒来。”
  • 蜂出并作

    [拼音] fēng chū bìng zuò
    [释义] 蜂出:像群蜂出巢,多而杂乱;作:兴起。形容纷纷兴起,层出叠见
    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是以九家之术,蜂出?作。”
  • 腐索奔马

    [拼音] fǔ suǒ bēn mǎ
    [释义] 腐:腐烂。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奔跑的烈马。比喻形势十分艰险危急
    [出处] 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予临兆民,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。”
  • 蕃篱之鷃

    [拼音] fān lí zhī yàn
    [释义] 蕃:通“藩”;蕃篱:篱笆;鷃:鹌鹑。栖息在篱笆上的鹌鹑。比喻鼠目寸光,见识狭小的人
    [出处] 战国·楚·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夫藩篱之鷃,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!”
  • 繁礼多仪

    [拼音] fán lǐ duō yí
    [释义] 繁:多而杂。礼节繁复仪式过多
    [出处]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8回:“绍繁礼多仪,公体任自然,此道胜也。”
  • 繁剧纷扰

    [拼音] fán jù fēn rǎo
    [释义] 繁剧:极其繁杂;纷扰:纷乱。极其繁杂纷乱
    [出处] 宋·苏洵《养才》:“坐之于繁剧纷扰之中而不乱。”
  • 繁华胜地

    [拼音] fán huá shèng dì
    [释义] 繁华:繁盛华丽。热闹的名胜之地
    [出处] 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一折:“因游学来至嘉禾地方,这是古秀州,乃江南繁华胜地。”
  • 覆窟倾巢

    [拼音] fù kū qīng cháo
    [释义] 窟:洞穴;巢:鸟窝。指家园倾毁
    [出处] 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彼四子者,皆当世雄杰,以犯顺取祸,覆窟倾巢,为竖子笑。”
  • 番窠倒臼

    [拼音] fān kē dǎo jiù
    [释义] 形容打破现成的格式
    [出处] 明 唐顺之《书王龙溪致知议略》:“王老于其间又番窠倒臼,又撰出一种驭气摄灵一息一息等语,又是一场孽怪。”
  • 范水模山

    [拼音] fàn shuǐ mó shān
    [释义] 比喻效法模仿他人
    [出处] 清 江顺诒《词学集成》第六卷:“抗心迈古,肆力式靡;吹花嚼蕊,相炫虚华,范水模山,自诧淡远。”
  • 梵册贝叶

    [拼音] fàn cè bèi yè
    [释义] 指佛经,佛经原本多用梵文写在贝多罗树叶上
    [出处] 清 龚自珍《正魏译》:“梵册贝叶,以意增损,以意排比,以意合之分之,译者从而受之。”
  • 蜚瓦拔木

    [拼音] fēi wǎ bá mù
    [释义] 形容风力迅猛
    [出处] 宋 袁文《瓮牖闲评》第三卷:“余乡常有飓风,但初来声势颇恶,与三州不异,人家即曰:‘报起矣!’有顷则亦蜚瓦拔木,无所不至。”
  • 凤表龙姿

    [拼音] fèng biǎo lóng zī
    [释义] 形容英俊的仪表
    [出处] 明 张凤翼《红拂记 俊杰知时》:“瞥然一见,凤表龙姿自出群,雌雄胜负隐然分。”
  • 反劳为逸

    [拼音] fǎn láo wéi yì
    [释义] 劳:疲劳;逸:安闲,休息。把疲劳转化为安逸。
    [出处] 明·揭喧《兵经百篇·更字》:“我一战而人数应,误逸为劳;人数战而人数休,反劳为逸;逸则可作,劳则可败。”
  • 返我初服

    [拼音] fǎn wǒ chū fú
    [释义] 返:归还;初服:未做官时的衣服。比喻辞官归隐。
    [出处] 三国·魏·曹植《七启》:“愿返初服,从子而归。”
  • 放歌纵酒

    [拼音] fàng gē zòng jiǔ
    [释义] 放歌:高声歌唱;纵酒:任意饮酒,不加节制。尽情歌唱,放量地饮酒。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。
    [出处] 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:“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”
  • 非愚则诬

    [拼音] fēi yú zé wū
    [释义] 诬:诬蔑。不是生性愚蠢的话,就是故意污蔑。
    [出处] 《庄子·秋水》:“盖师是而无非,师治而无乱呼?是未明天地之理,万物之情者也。是犹师天而无地,师阴而无阳,其不可行明矣。然且语而不舍,非愚则诬也。”
  • 诽誉在俗

    [拼音] fěi yù zài sú
    [释义] 诽:指诽谤;誉:赞扬;俗:风气、习惯。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。后来引申指风气、习惯的作用非常大。
    [出处] 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故趋舍同,诽誉在俗;意行钧,穷达在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