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chuí tì ér dào
[释义] 涕:眼泪,鼻涕;道:讲。流着眼泪说话。形容十分沉痛地恳切陈词
[出处] 邹韬奋《患难余生记》第二章:“他们垂涕而道,能这样安有不愿之理?”
[拼音] chōu qīng pèi bái
[释义] 以青配白,比喻以对偶为专长
[出处] 金·元好问《送诗人秦略简夫妇……》诗:“昨朝见君临水句,乃知抽青配白非诗人。”
[拼音] chéng yì zhèng xīn
[释义] 诚:真心实意;正:纠正。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
[出处]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大学》:“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。”
[拼音] chéng huān chéng xǐ
[释义] 诚:真是,的确。形容非常欢喜
[出处]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刘盆子传》:“诚欢诚喜,无所恨也。”
[拼音] chéng huān xiàn mèi
[释义] 承欢:迎合他人博取欢心。以自己的媚态博得别人欢心
[出处]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四围小花,好像承欢献媚,服从那大花的样子。”
[拼音] dōng jiā qiū
[释义] 丘:孔丘。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,称孔子为“东家丘”。指对人缺乏认识,缺乏了解
[出处]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邴原传》:“原从行,卒。”裴松之注引《邴原别传》:“君乃舍之,蹑屣千里,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。”
[拼音] dàn xī zhī wěi
[释义] 旦夕:比喻短时间内。危:危险。形容危险逼近。
[出处] 《三国志·蜀志·孟光传》:“旦夕之危,倒悬之急。”
[拼音] dàn yǐ zhòng lì
[释义] 啖:吃,引诱;重:大、厚;利:利益、好处。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。
[出处] 《史记·高祖纪》:“沛公以为诈,乃用张良计,使郦生、陆贾往说秦将,啖以利。”
[拼音] dàn zhuāng nóng mǒ
[释义] 形容素雅和艳丽两种不同的装饰。
[出处] 宋·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诗: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装浓抹总相宜。”
[拼音] dé xù rú lóng
[释义] 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。
[出处] 宋·叶廷珪《海录碎事·人事》:“后汉李赝、孙秀俱娶太尉恒焉女,时人谓恒叔元两女俱乘龙,言得婿如龙。”
[拼音] dī méi chuí yǎn
[释义] 低着头,垂着眼。形容害羞的样子。
[出处] 清·陶贞怀《天雨花》第四回:“桂香袖手床沿坐,低眉垂眼做新人。”
[拼音] dǐ xiá dǎo xì
[释义] 隙:裂缝,间隙。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。
[出处] 唐·柳宗元《答问》:“而仆乃蹇浅窄僻,跳浮嚄唶,抵瑕陷厄。”
[拼音] dì yù biàn xiàng
[释义] 旧时比喻社会的黑暗残酷。
[出处] 宋·黄休复《益州名画录》:“吴道子画地狱变相,都人咸观,惧罪修善。”
[拼音] dōng fēng hào dàng
[释义] 东风:春风。指吹着强劲的春风。形容春风吹拂大地,大地即将万象更新,面貌焕然。
[出处] 唐·李咸用《春日》:“浩荡东风里,裴回无所亲。危城三面水,古树一边春。”
[拼音] dōng nán què fēi
[释义] 比喻夫妻分离。
[出处] 乐府诗《孔雀东南飞》
[拼音] dù wài zhī rén
[释义] 度外:心在计度之外。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。即局外人。
[出处] 《三国志·魏志·杨阜传》:“曹公有雄才远略,决机无疑,法一而兵精,能用度外之人,所任各尽其力,必能济大事者也。”
[拼音] duàn xiàn ǒu xì
[释义] 像断了线的木偶,不能动弹。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六:“犹如断线偶戏,手足掸软,连话都无了。”
[拼音] duàn zhī quàn xué
[释义]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
[出处] 《后汉书:乐羊子妻传》载:“远寻师,一年来归,妻跪问其故,羊子曰:‘久行怀思,无它异也。’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:‘……,今若断斯织也,则损失成功,……,若中道而归,何异断斯织乎?’”
[拼音] dà lù zhuī lún
[释义] 南朝梁萧统《〈文选〉序》:“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,大辂宁有椎轮之质。”大辂,古代华美的大车。椎轮,无辐条的原始车轮。谓大辂由椎轮逐步演变而成,比喻事物的进化,由简到繁,由粗至精。后人亦称始创者为大辂椎轮。
[出处] 南朝·梁·萧统《〈文选〉序》:“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,大辂宁有椎轮之质。”
[拼音] dǎ rén mà gǒu
[释义] 对人滥打乱骂,摆尽威风。
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9回:“秋桐见贾琏请医调治,打人骂狗,为二姐十分尽心,他心中早浸了一缸醋在内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