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履霜之戒

    [拼音] lǚ shuāng zhī jiè
    [释义] 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。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。
    [出处] 清 何琇《樵香小记》:“乱臣既得兵权,遂肇弑逆,圣人用示履霜之戒。”
  • 麟角凤距

    [拼音] lín jiǎo fèng jù
    [释义] 距:鸟的脚爪。麒麟的角,凤凰的爪。比喻备而不必用的珍贵东西。
    [出处] 晋 葛洪《自叙》:“晚又学七尺杖术,可以入白刃,取大戟,然亦是不急之末学;知之譬如麟角凤距,何必用之。”
  • 丽藻春葩

    [拼音] lì zǎo chūn pā
    [释义] 比喻美妙的言谈。
    [出处] 唐 冯贽《云仙杂记 粲花》:“李白与人谈论,皆成句读,如春葩丽藻,粲于齿牙,时号李白粲花之论。”
  • 卖儿贴妇

    [拼音] mài ér tiē fù
    [释义] 指因生活所迫,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
    [出处] 《南齐书 良政传 虞愿》:“陛下起此寺,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,佛若有知,当悲哭哀愍。”
  • 卖剑买琴

    [拼音] mài jiàn mǎi qín
    [释义] 指没有功名意识,志在归隐
    [出处] 清 龚自珍《能令公少年行》:“卖剑买琴,斗瓦输铜。”
  • 密约偷期

    [拼音] mì yuē tōu qī
    [释义] 指相爱的男女秘密相会。
    [出处]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惊梦》:“此佳人才子,前以密约偷期,后皆得成秦晋。”
  • 迷恋骸骨

    [拼音] mí liàn hài gǔ
    [释义] 迷恋: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;骸骨:尸骨。迷恋着尸骨。比喻舍不得丢弃陈旧腐朽的事物。
    [出处] 梁实秋《旧》:“最可怕的是,倡言守旧,其实只是迷恋骸骨;唯新是骛,其实只是摭拾皮毛,那就是新旧之间两具失之了。”
  • 面北眉南

    [拼音] miàn běi méi nán
    [释义] 谓脸面相背,互不理睬。形容相处不合,各不照面。
    [出处] 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三折:“既然是你为我来,须回避,且做个面北眉南,你东咱西。”
  • 敏而好学

    [拼音] mǐn ér hǎo xué
    [释义] 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
    [出处] 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’”
  • 命薄缘悭

    [拼音] mìng báo yuán qiān
    [释义] 命运坏,缘分浅。
    [出处] 明·王玉峰《焚香记·饯别》:“不必多吁多叹,恨命薄缘悭,功名恩爱难两全。”
  • 马牛其风

    [拼音] mǎ niú qí fēng
    [释义] 谓马、牛奔逸。《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颖达疏:“僖四年《左传》云:‘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’贾逵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然则马牛风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远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
    [出处] 《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颖达疏:“僖四年《左传》云:‘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’贾逵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然则马牛风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远去也。”
  • 马首欲东

    [拼音] mǎ shǒu yù dōng
    [释义] 谓东归;返回。语本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栾黡曰:‘晋国之命,未是有也。余马首欲东。’乃归。”杨伯峻注:“秦兵在西,东则归矣。”
    [出处] 语出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栾黡曰:’晋国之命,未是有也。余马首欲东。’乃归。”杨伯峻注:“秦兵在西,东则归矣。”
  • 买静求安

    [拼音] mǎi jìng qiú ān
    [释义] 谓息事宁人,以图安逸。
    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1卷:“今日天飞大王在此经过,这乡村敛钱备饭,买静求安。”
  • 买王得羊

    [拼音] mǎi wáng dé yáng
    [释义] ①谓想买王献之字,却得到了羊欣的字。意为差强人意。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。
    [出处] 唐·张怀瑾《书断》:“时人云:‘买王得羊,不失所望。’”
  • 毛遂堕井

    [拼音] máo suí duò jǐng
    [释义] 《西京杂记》卷六:“赵有两毛遂……野人毛遂坠井而死,客以告平原君,平原君曰:‘嗟乎!天丧予矣。’既而知野人毛遂,非平原君客也。”后用为传闻不实之典。
    [出处] 《西京杂记》卷六:“赵有两毛遂……野人毛遂坠井而死,客以告平原君,平原君曰:‘嗟乎!天丧予矣。’既而知野人毛遂,非平原君客也。”
  • 猛虎深山

    [拼音] měng hǔ shēn shān
    [释义] 喻勇武而势盛。语出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猛虎在深山,百兽震恐。”
    [出处] 语出汉·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猛虎在深山,百兽震恐。”
  • 靡所底止

    [拼音] mí suǒ dǐ zhǐ
    [释义] 谓没有止境。
    [出处] 《诗经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转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
  • 名同实异

    [拼音] míng tóng shí yì
    [释义] 名称相同,而实质不一样。
    [出处]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》:“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说之名,而实相去千万也,此夫名同实异者也。”
  • 明心见性

    [拼音] míng xīn jiàn xìng
    [释义] ①佛教语。谓屏弃世俗一切杂念,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(即佛性)。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。
    [出处]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0回:“却说三藏坐在林中,明心见性,讽念那《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,忽听得嘤嘤的叫声‘救人’。”
  • 鸣于乔木

    [拼音] míng yú qiáo mù
    [释义] 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后以“鸣于乔木”比喻仕进达于高位。
    [出处] 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