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厚味腊毒

    [拼音] hòu wèi là dú
    [释义] 谓味美者毒烈。
    [出处] 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高位寔疾颠,厚味寔腊毒。”韦昭注:“厚味,喻重禄也。腊,亟也,读若‘广’。昔酒焉,味厚者,其毒亟也。”
  • 狐唱枭和

    [拼音] hú chàng xiāo hé
    [释义] 喻坏人互相呼应。
    [出处] 宋·王禹偁《杜伏威传赞序》:“由是世充、建德、黑闼、武周之辈,狐唱枭和,蝟芒而来。”
  • 怙过不悛

    [拼音] hù guò bù quān
    [释义] 坚持错误不改。
    [出处] 清·林则徐《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》:“倘再执迷不悟,不肯尽数缴呈,妄思存留售卖,是其有心违抗,怙过不悛。”
  • 虎略龙韬

    [拼音] hǔ lüè lóng tāo
    [释义] 略: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《三略》。韬:指《六韬》。《三略》、《六韬》是古代兵书。泛指兵书、兵法,也指兵家权谋。
    [出处] 明·刘基《悲杭城》诗:“一朝奔迸各西东,玉斝金杯散蓬荜。清都太微天听高,虎略龙韬缄石室。”
  • 狐听之声

    [拼音] hú tīng zhī shēng
    [释义] 《水经注·河水一》引《述征记》:“盟津、河津忄互浊,方江为狭,比淮济为阔,寒则冰厚数丈。冰始合,车马不敢过,要须狐行,云此物善听,冰下无水乃过,人见狐行方渡。”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书证》:“狐之为兽,又多猜疑,故听河冰无流水声,然后敢渡。”后因以“狐听
    [出处] 《水经注·河水一》引《述征记》:“冰始合,车马不敢过,要须狐行,云此物善听,冰下无水乃过,人见狐行方渡。”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书证》:“狐之为兽,又多猜疑,故听河冰无流水声,然後敢渡。”
  • 胡越一家

    [拼音] hú yuè yī jiā
    [释义] 喻居地远隔者聚集一堂。犹言四海一家。
    [出处] 《资治通鉴·唐太宗贞观七年》:“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,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,既而笑曰:‘胡越一家,自古未有也。’”
  • 化鸱为凤

    [拼音] huà chī wéi fèng
    [释义]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
    [出处] 语出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
  • 斠若画一

    [拼音] huàn ruò huà yī
    [释义] 公平持正;整齐画一。
    [出处] 唐·程晏《萧何求继论》:“萧河为法,斠若画一。”
  • 黄茅白苇

    [拼音] huáng máo bái wěi
    [释义] 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。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。
    [出处] 宋·苏轼《答张文潜书》:“惟荒瘠斥卤之地,弥望皆黄茅白苇,此则王氏之同也。”
  • 毁方瓦合

    [拼音] huǐ fāng wǎ hé
    [释义] 毁去棱角,与瓦砾相合。喻屈己从众,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。语出《礼记·儒行》:“慕贤而容众,毁方而瓦合,其宽裕有如此者。”郑玄注:“去己之大圭角,下与众人小合也。”宋俞文豹《吹剑录》:“故《儒行》欲毁方瓦合,《老子》欲和光同尘。”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,迎合世俗
    [出处] 语出《礼记·儒行》:“慕贤而容众,毁方而瓦合,其宽裕有如此者。”郑玄注:“去己之大圭角,下与众人小合也。”
  • 悔其少作

    [拼音] huǐ qí shǎo zuò
    [释义] 谓不满其年轻时未成熟的作品。
    [出处] 汉·杨修《答临淄侯笺》:“修家子云,老不晓事,强著一书,悔其少作。”
  • 灰容土貌

    [拼音] huī róng tǔ mào
    [释义] 形容面容龌龊丑陋。
    [出处] 元·钟嗣成《一枝花·自序丑斋》:“空自胸藏锦绣,口唾珠玑,争奈灰容土貌,缺齿重颏。”
  • 惠子知我

    [拼音] huì zǐ zhī wǒ
    [释义] 惠子指惠施,战国宋人,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,为庄周契友。惠死后,庄周过其墓,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,感慨“自夫子之死也,吾无以为质矣,吾无与言之矣”。见《庄子·徐无鬼》。后因以“惠子知我”喻朋友相知之深。
    [出处] 惠子指惠施,战国宋人,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,为庄周契友。惠死后,庄周过其墓,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,感慨“自夫子之死也,吾无以为质矣,吾无与言之矣”。见《庄子·徐无鬼》。
  • 祸福之门

    [拼音] huò fú zhī mén
    [释义] 谓祸与福之所从出。
    [出处]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慎势》:“故小大、轻重、少多、治乱不可不察,此祸福之门也。”
  • 惑世诬民

    [拼音] huò shì wū mín
    [释义] 指蛊惑世人。
    [出处] 明刘若愚《酌中志 内臣职掌纪略》:“极厌憎释教,以为惑世诬民,最宜摈绝者。”
  • 祸中有福

    [拼音] huò zhōng yǒu fú
    [释义] 指不幸之中也包含着产生幸运的因素。
    [出处]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失火而遇雨,失火则不幸,遇雨则幸也,故祸中有福也。”
  • 环堵之室

    [拼音] huán dǔ zhī shì
    [释义] 环堵:四面土墙。形容居室简陋贫寒
    [出处]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儒有一亩之宫,环堵之室。”
  • 函盖乾坤

    [拼音] hán gài qián kūn
    [释义] 佛教语。原指泯合无间。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。
    [出处] 《五灯会元 云门偃禅师法嗣 德山缘密禅师》:“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:一句函盖乾坤,一句截断众流,一句随波逐浪。”
  • 画符念咒

    [拼音] huà fú niàn zhòu
    [释义] 道士画符箓、念咒语。比喻写字、念书今人难以索解。
    [出处] 瞿秋白《乱弹 哑巴文学》两千多年中国绅士的画符念咒,保持象形文字,垄断着知识,这是‘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’的绝妙工具。”
  • 花明柳媚

    [拼音] huā míng liǔ mèi
    [释义] 形容春天绿柳成荫、繁花似锦的景象。
    [出处] 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,把一乘年车载了母亲,他便戴了高帽……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,到处玩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