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gē ròu sì hǔ
[释义] 饲:喂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。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。
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今有难,无他端而欲赴秦军,譬若以肉投馁虎,何功之有哉。”
[拼音] gé wù qióng lǐ
[释义] 穷究事物的道理。
[出处] 明·方孝孺《答郑仲辩》:“其无待于外,近之于复性正心,广之于格物穷理。”
[拼音] gé xīn yì xíng
[释义] 谓改正错误思想,改变错误行为。
[出处] 汉·贾谊《新书·先醒》:“于是革心易行,衣苴布,食疄(田改丰)馂,昼学道而夕讲之。”
[拼音] gēn chuán piàn wǎ
[释义] ①一根椽,一片瓦。②指简陋的房舍。
[出处] 元·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将我这铜斗儿般大院深宅,苦也囉苦也囉,可怎生烧的来剩不下些根椽片瓦。”
[拼音] gēn zhū qiān lián
[释义] 谓一方有祸,另一方如同根与株一般不可避免地受到牵累。
[出处] 《新唐书·李德裕传赞》:“身为名宰相,不能损所憎,显示挤以仇,使比周势成,根株牵连,贤智播奔,而王室亦衰,宁明有未哲欤?”
[拼音] gěng wán bù huà
[释义] 谓十分顽固,无法感化。
[出处] 《续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目下山东有名绿茶,可知道他们形状否;内中可有能劝化改行的,还有梗顽不化,本事十分利害的否?要一一请教。”
[拼音] gōng gēng lè dào
[释义] 躬:亲自;道:圣贤之道。亲自耕种,乐于信守圣贤之道。指过隐居生活。
[出处] 《三国志 魏书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》:“[胡]昭乃转居浑山中,躬耕乐道,以以经籍自娱。”
[拼音] gōng shì gōng fēi
[释义] 公认的是非。
[出处] 唐·刘禹锡《天论上》:“人能胜乎天者,法也。法大行,则是为公是,非为公非,天下之人蹈道必赏,违之必罚。”
[拼音] gōng zhōng tǐ guó
[释义] 谓尽忠为国。
[出处] 郭沫若《奴隶制时代·〈侈靡篇〉的研究》:“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,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,来办这项国事。”
[拼音] gōng zì fēi báo
[释义] 谓亲身实行俭约。菲薄;微薄。
[出处] 《文选·张衡〈东京赋〉》:“文(汉文帝)又躬自菲薄,治致升平之德。”薛综注:“躬自菲薄,谓俭约。”
[拼音] gǔ huà xíng xiāo
[释义] 谓死亡。
[出处] 唐·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则当骨化形销,丹诚不泯,因风委露,犹托清尘。”
[拼音] gù jiā qiáo mù
[释义] ①谓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众。②喻指乡贤。
[出处] 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余大先生道:‘自古说:“故家乔木。”果然不差。就如尊府这灯,我县里没不第二副。’”
[拼音] gū luán zhào jìng
[释义] 南朝宋范泰《鸾鸟诗》序:“昔罽宾王结罝峻祁之山,获一鸾鸟。王甚爱之,欲其鸣而不能致也。乃饰以金樊,飨以珍羞,对之愈戚,三年不鸣。其夫人曰:‘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,何不悬镜以映之?’王从其言。鸾睹形感契,慨然悲鸣,哀响中霄,一奋而绝。”后以“孤鸾照镜”比喻无
[出处] 南朝宋范泰《鸾鸟诗》序:“罽宾王结罝峻祁之山,获一鸾鸟。王甚爱之,欲其鸣而不能致也。乃饰以金樊,飨以珍羞,对之愈戚,三年不鸣。其夫人曰:‘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,何不悬镜以映之?’王从其言。鸾睹形感契,慨然悲鸣,哀响中霄,一奋而绝。”
[拼音] guān yú kě fèng
[释义] 比喻独身的男子急于求得配偶。
[出处] 唐·李商隐《李夫人歌》之三:“清澄有馀幽素香,鳏鱼渴凤真珠房。”
[拼音] guǎng wén xiān shēng
[释义] ①唐杜甫称郑虔为“广文先生”。据《新唐书·郑虔传》载,玄宗爱郑虔才,为置广文馆,以之为博士。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。
[出处] 据《新唐书·郑虔传》载,玄宗爱郑虔才,为置广文馆,以之为博士。唐·杜甫《醉时歌》:“诸公衮衮登台省,广文先生官独冷;早第纷纷厌梁肉,广文先生饭不足。”
[拼音] guì bù kě yán
[释义] 旧时多用以称人贵有帝王、母后之相。此话不能直言,故婉称之。
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向者夫人、婴儿皆似君,君相贵不可言。”
[拼音] guī tiān jǔ dì
[释义] ①规,为圆,象征天;矩,为方,象征地。②泛指效法天地。
[出处] 《文选·张衡〈东京赋〉》:“乃营三宫,布教颁常。复庙重屋,八达九房。规天矩地,授时顺乡。”薛综注:“谓宫室之饰,贺者像天,方者则地也。”
[拼音] gàn shí zhī láo
[释义] 天色已晚才吃饭。形容勤于政事。
[出处] 《晋书 郭璞传》:“不然,恐将来必有愆阳苦雨之灾,崩震薄蚀之变,狂狡蠹戾之妖,以益陛下旰食之劳也。”
[拼音] guī chóng jǔ dié
[释义] 指合乎规矩法度。
[出处] 《宋史·乐志》:“晖祚无疆,规重矩叠。”
[拼音] gǔ dāo tú zhě
[释义] 鼓刀:动刀。宰杀牲畜的屠夫。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
[出处] 战国·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吕望之鼓刀兮,遭周文而得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