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官迷心窍

    [拼音] guān mí xīn qiào
    [释义] 指人一心想当官到了痴迷的地步
  • 光恶不善

    [拼音] guāng è bù shàn
    [释义] 只做恶事,不做善事
  • 高低贵贱

    [拼音] gāo dī guì jiàn
    [释义] 贵:尊贵。指物体的价值或人的地位的高下等级
  • 钩章棘句

    [拼音] gōu zhāng jí jù
    [释义] 钩:钩取;章:章节;棘:刺;句:字句。形容文辞艰涩或作文的艰苦
    [出处] 唐 韩愈《贞曜先生墓志铭》:“刃迎缕解,钩章棘句,搯擢胃肾。”
  • 亘古不灭

    [拼音] gèn gǔ bù miè
    [释义] 亘:横贯;亘古:从古至今;灭:绝灭。从古到今,永不绝灭。形容永久的生命力。
  • 功行圆满

    [拼音] gōng xíng yuán mǎn
    [释义] 功:世界各地;行:善行。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,道行圆满。
    [出处] 元·岳伯川《铁拐李》楔子:“等他功成行满,贫道再去点化他。”
  • 苟且之心

    [拼音] gǒu qiě zhī xīn
    [释义] 苟且:得过且过。指得过且过、只顾眼前思想。亦指想做不正当事情的念头。一般多指男女关系。
    [出处]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79回:“若论狄希陈的心里,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……却实在安着一点苟且之心。”
  • 钩爪锯牙

    [拼音] gōu zhǎo jù yá
    [释义] 指鸟兽尖曲、锋利的爪、牙。比喻人的凶恶残暴。也比喻武装军队。
    [出处]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本经训》:“凤皇不下,句爪、居牙、戴角、出距之兽于是鸷矣。”
  • 怪诞诡奇

    [拼音] guài dàn guǐ qí
    [释义] 怪诞:荒唐,离奇;诡奇:诡诈,奇异。形容荒唐离奇的事物。
  • 敢勇当先

    [拼音] gǎn yǒng dāng xiān
    [释义] 犹奋勇当先。比喻勇于承担重任,领头去干。
    [出处] 元 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四折:“若不是老相国雄才大略,和鏄诸敢勇当先,岂有今日。”
  • 格于成例

    [拼音] gé yú chéng lì
    [释义]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。表示不能达到目的。
    [出处]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六回:“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,向来没个点鼎甲的,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儿了。”
  • 改往修来

    [拼音] gǎi wǎng xiū lái
    [释义] 谓改变以往的错误,修治来日的善行。
    [出处] 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下·公沙穆》:“愿改往修来,自求多福。”
  • 纲纪废弛

    [拼音] gāng jì fèi chí
    [释义] 纲:政纲。纪:法纪。废弛:颓废松弛。国家的政纲、法纪、秩序松弛不振。
    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朝政崩坏,纲纪废弛,危亡之祸,不隧如发。”
  • 高才绝学

    [拼音] gāo cái jué xué
    [释义] ①犹言才学高超。②指才学高超的人。
    [出处] 宋·苏轼《续欧阳子〈朋党论〉》:“唐柳宗元、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,其高才绝学,亦足以为唐名臣矣。”
  • 膏车秣马

    [拼音] gāo chē mò mǎ
    [释义] 为车上油,给马喂料。指准备起程。语出唐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膏吾车兮秣吾马,从子于盘兮,终吾生以徜徉。”
    [出处] 语出唐·韩愈《送李愿归盘 谷序》:“膏吾车兮秣吾马,从子于盘兮,终吾生以徜徉。”明·屠隆《彩毫记·钦取回朝》:“羡调和鼎鼐,便膏车秣马好归来。”
  • 高而不危

    [拼音] gāo ér bù wēi
    [释义] 身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。
    [出处] 《孝经·诸侯章》:“高而不危,所以长守贵也;满而不溢,所以长守富也。”
  • 高头讲章

    [拼音] gāo tóu jiǎng zhāng
    [释义] 经书正文上端留有较宽空白,刊印讲解文字,这些文字称为“高头讲章”
    [出处]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八回:“先生见了那没头没脑辟空而来的十五个大字,正不知从那里开口,才入得进这中庸两个字,只得先看了一遍高头讲章,照着那讲章往下敷衍半日,才得讲完。”
  • 高掌远跖

    [拼音] gāo zhǎng yuǎn zhí
    [释义] 比喻开拓,开辟。
    [出处] 汉 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缀以二华,巨灵赑屃,高掌远跖,以流河曲。”
  • 格格不吐

    [拼音] gé gé bù tǔ
    [释义] 谓有所格碍,不能尽情论述。
    [出处] 清·何焯《义门读书记·元丰类稿》:“《上欧阳舍人书》文弱而碎,其论事又格格不吐,此少作故也。”
  • 葛屦履霜

    [拼音] gě jù lǚ shuāng
    [释义]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。比喻过分节俭吝啬。
    [出处] 《诗经 魏风 葛屦》:“纠纠葛屦,可以履霜?”《幼学琼林 卷二 衣服类》:“葛屦履霜,诮俭啬之过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