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fù jūn shā jiāng
[释义] 覆:消灭。消灭军队,杀死大将。
[出处] 战国·齐·孙膑《孙膑兵法·月战》:“故战之道,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,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,有得舍而不得军者,有覆军杀将者。”
[拼音] fǔ pò miàn quē
[释义] 谓武器破损残缺。语本《诗·豳风·破斧》:“既破我斧,又缺我斨。”
[出处] 《诗·豳风·破斧》:“既破我斧,又缺我斨。”
[拼音] fù rèn méng láo
[释义] 谓担负重任,承受劳苦。
[出处] 战国·赵·慎则《慎子·民杂》:“人君自任,而务为善以先下,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,臣反逸矣。”
[拼音] fū rú níng zhī
[释义] 皮肤像凝固的油脂。形容皮肤洁白且细嫩。
[出处] 《诗经·卫风·硕人》:“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。”
[拼音] fú shí chén mù
[释义] 见“浮石沉木”。
[出处] 汉·陆贾《新语·辨惑》:“夫众口之毁誉,浮石沉木,群邪所抑,以直为曲。”
[拼音] fǔ shì chóu wù
[释义] 谓治政理事,待人接物。
[出处]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五:“后之君子,穷而讲道明理,达而抚世酬物,谨无着一能读书之心横在胸中也哉!”
[拼音] fú shòu kāng níng
[释义] 祝颂语。谓幸福、长寿、健康、安宁诸福齐备。
[出处] 宋·陈亮《喻夏卿墓志》:“福寿康宁,子孙彬彬然,皆有可能者,天于夏卿亦何所负哉!”
[拼音] fù xià wǎng shàng
[释义] 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,却欺骗君上。
[出处] 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夫附下罔上者死,附上罔下者刑,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,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,此所以劝善黜置业恶也。”
[拼音] fǔ xīn qì xuè
[释义] 形容内心悲痛之极。
[出处] 《旧唐书·良吏传上·薛大鼎》:“请勿攻河东,从龙门直渡,据永丰仓,传檄远近,则足食足兵。既总天府,据百二之所,斯亦拊心泣血之计。”
[拼音] fǔ yú mù yàn
[释义] 生活在锅里的鱼、筑巢在帷幕上的燕。比喻处境极不完全。语出南朝梁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今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?”
[出处] 语出南朝·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今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,燕巢於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?”
[拼音] fēn fēn yōng yōng
[释义] 指纷乱拥挤。
[出处] 《天雨花》第二八回:“左弓右矢护车行,纷纷拥拥离京阙。”
[拼音] fēng chí yǔ zhòu
[释义] 形容像风雨一样迅捷猛烈。
[出处] 《旧五代史 梁书 谢彦章传》:“每敦阵整旅,左旋右抽,虽风驰雨骤,亦无以喻其迅捷也,故当时骑士咸乐为用。”
[拼音] fēng chí yún juǎn
[释义] 形容迅速席卷。
[出处] 邹鲁《中国同盟会》:“西北则张乐行等风驰云卷,天下已非满洲所有,其督师大臣赛尚阿、和春一败涂地,事无可为。”
[拼音] fēng chí yún zǒu
[释义] 形容奔驰疾速。
[出处] 唐 牛僧孺《玄怪录 岑顺》:“三奏金革,四门出兵,连旗万计,风驰云走,两皆列阵。”
[拼音] fēng fēng yùn yùn
[释义] ①形容韵致、意态美好。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。
[出处] 金 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好风风韵韵,捻捻腻腻,济济楚楚。”
[拼音] fēng léi zhī biàn
[释义] 指上天示警的灾异现象。
[出处] 据《书 金縢》载:周武王死后,周公摄政,镇压了武王的弟弟管叔、蔡叔等的叛乱。武王子成王因受流言影响,怀疑周公的忠诚,于是“天大雷电以风,禾尽偃,大木斯拔,邦人大恐。”
[拼音] fù mǔ yí tǐ
[释义] 人是父母所生,指自己的身体
[出处]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义》:“身也者,父母之遗体也。”
[拼音] fēng yuè cháng xīn
[释义] 风月:清风明月,指美好的景色。指情爱永久不断
[出处] 唐·张泌《妆楼记·印臂》:“以绸缪记印于臂上,文曰:‘风月常新。’印毕,渍以桂红膏,则水洗色不退。”
[拼音] fēng qǐ yún fēi
[释义] 秋风起,白云飞。指触景伤怀
[出处] 汉·刘彻《秋风辞》:“秋风起兮白云飞……箫鼓鸣兮发戟歌。”
[拼音] fēng liú yǐ nǐ
[释义] 风流:风韵;旖旎:柔美的样子。风韵柔媚
[出处] 元·乔吉《两世姻缘》第一折:“我这女儿吹弹歌舞,书画琴棋,无不精妙,更是风流旖旎,机巧聪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