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飞龙在天

    [拼音] fēi lóng zài tiān
    [释义] 比喻帝王在位。语本《易·干》:“九五,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”孔颖达疏:“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。”
    [出处] 《周易·乾》:“九五,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”孔颖达疏:“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。”
  • 飞书走檄

    [拼音] fēi shū zǒu xí
    [释义] 迅速地书写文件。
    [出处] 唐·李白《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》诗:“绣衣貂裘明积雪,飞书走檄如飘风。”
  • 沸天震地

    [拼音] fèi tiān zhèn dì
    [释义] 形容声音极其喧腾。
    [出处] 叶圣陶《一个朋友》:“那一对小新人面对面站着,在一阵沸天震地的拍手声里,他们俩鞠上三个大躬。”
  • 飞文染翰

    [拼音] fēi wén rǎn hàn
    [释义] 挥笔疾书。
    [出处] 《旧五代史 唐书 卢程传》:“承业之曰:公称文士,即合飞文染翰,以济霸国,尝命草辞,自陈短拙,及留职务,又以为辞,公所能者何也。”
  • 分厘毫丝

    [拼音] fēn lí háo sī
    [释义] 形容极细微。
  • 焚香顶礼

    [拼音] fén xiāng dǐng lǐ
    [释义] 犹焚香礼拜。
    [出处] 《西湖佳话·六桥才迹》:那杭州百姓,前番受过他的恩惠,今又听得他来,不胜欢喜,大家都打点焚香顶礼远接。”
  • 焚香扫地

    [拼音] fén xiāng sǎo dì
    [释义] 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。
    [出处] 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文学》:“韦应物立性高洁,鲜食寡欲,所居焚香扫地而坐。”
  • 逢场竿木

    [拼音] féng chǎng gān mù
    [释义] 喻偶尔凑凑热闹的人。语本《五灯会元·南岳让禅师法嗣·江西马祖道一禅师》:“竿木随身,逢场作戏。”
    [出处] 语出《五灯会元·南岳让禅师法嗣·江西马祖道一禅师》:“竿木随身,逢场作戏。”
  • 风吹马耳

    [拼音] fēng chuí mǎ ěr
    [释义] 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。
    [出处] 克非《春潮急》二五:“我嘴皮都磨起茧巴,他都当成风吹马耳。”
  • 丰功厚利

    [拼音] fēng gōng hòu lì
    [释义] 指巨大的功利。
    [出处] 汉·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帝王之祚,必有明圣,显懿之德,丰功厚利积累之业。”
  • 风禾尽起

    [拼音] fēng hé jìn qǐ
    [释义] 《书·金縢》:“秋,大熟。未获,天大雷电以风,禾尽偃……王出郊,天乃雨,反风,禾则尽起。”后以“风禾尽起”为顺应天心,得到天助的出典。
    [出处] 《书·金縢》:“秋,大熟。未穫,天大雷电以风,禾尽偃……王出郊,天乃雨,反风,禾则尽起。”
  • 凤狂龙躁

    [拼音] fèng kuáng lóng zào
    [释义] 形容心情烦躁,精神失常。
    [出处] 唐·韩偓《喜凉》诗:“炉炭烧人百疾生,凤狂龙躁减心情。”
  • 凤仪兽舞

    [拼音] fèng yí shòu wǔ
    [释义] 《书·益稷》:“《箫韶》九成,凤皇来仪……击石拊石,百兽率舞。”后用“凤仪兽舞”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,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。
    [出处] 《书·益稷》:“《箫韶》九成,凤皇来仪……击石拊石,百兽率舞。”
  • 凤引九雏

    [拼音] fèng yǐn jiǔ chú
    [释义] 《晋书·穆帝纪》:“(升平四年)二月,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。”后以“凤引九雏”为天下太平、社会繁荣的吉兆。
    [出处] 《晋书·穆帝纪》:“(升平四年)二月,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。”
  • 凤翥鸾翔

    [拼音] fèng zhù luán xiáng
    [释义] 像凤凰高飞。比喻女子婚姻美满得意。
    [出处] 明·李东阳《祭孔氏女文》:“我女之嫁,凤翥鸾翔。我女之行,山遥水长。”
  • 佛性禅心

    [拼音] fó xìng chán xīn
    [释义] 谓佛教徒一意修行、清静寂定之心性。
    [出处] 《水浒传》第四五回:“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,自不觉都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,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,拴不定心猿意马。”
  • 浮笔浪墨

    [拼音] fú bǐ làng mò
    [释义] 谓多余累赘的文字。
    [出处] 清·恽敬《答来卿》:“禹之功德从何处赞扬?故止此数言唱叹之。知此,虽著述汗牛充栋,岂有浮笔浪墨耶?”
  • 釜底游魂

    [拼音] fǔ dǐ yóu hún
    [释义] 比喻行将灭亡、苟延残喘的人。游魂,游荡的鬼魂。
    [出处] 《花月痕》第四回:“鼯是已穷之技,豕无可突之围,釜底游魂,苟延旦夕。”
  • 夫负妻戴

    [拼音] fū fù qī dài
    [释义] 相传春秋时,楚狂接舆躬耕而食。楚王使人聘之,请为治淮南。接舆笑而不应。其妻以为君命不从非忠,从之又违义。于是夫负釜甑,妻戴纴器,变名易姓而远徙,莫知所之。见汉刘向《列女传·楚接舆妻》。故以“夫负妻戴”谓夫妻远徙避世,不慕荣利。
    [出处] 相传春秋时,楚狂接舆躬耕而食。楚王使人聘之,请为治淮南。接舆笑而不应。其妻以为君命不从非忠,从之又违义。于是夫负釜甑,妻戴纴器,变名易姓而远徙,莫知所之。见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楚接舆妻》。
  • 富贵显荣

    [拼音] fù guì xiǎn róng
    [释义] 财多位高,显赫荣耀。
    [出处] 《隶释·汉先生郭辅碑》:“有四男三女,咸高贤姣丽,富贵显荣,可谓子孙繁者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