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珠圆玉洁

    [拼音] zhū yuán yù jié
    [释义] 比喻诗文圆熟明洁。
    [出处] 明·宋濂《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》:“因征其近制数篇读之,皆珠圆玉洁而法度谨严。”
  • 转喉触讳

    [拼音] zhuǎn hóu chù huì
    [释义] 谓一说话或一写文章就触犯忌讳。
    [出处] 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各有主张,私立名字,捩手覆羹,转喉触讳。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、语言无味者,皆子之志也。”
  • 追欢卖笑

    [拼音] zhuī huān mài xiào
    [释义] 谓出卖色情,供人取乐。
    [出处] 明·徐渭《翠乡梦》第二出:“从俺爹爹丧过,宦囊萧索,日穷一日,直弄到我一个亲女儿出身为娼,追欢卖笑。”
  • 追欢买笑

    [拼音] zhuī huān mǎi xiào
    [释义] 追求欢乐。多指狎妓饮酒之类。
    [出处] 宋·柳永《传花枝》词:“遇良辰,当美景,追欢买笑。”
  • 椎牛歃血

    [拼音] zhuī niú shà xuè
    [释义] 古时聚众盟誓,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,表示诚意。
    [出处] 清·戴名世《纪红苗事》:“或欲有剽掠,则潜结众誓于神,椎牛歃血,乃出所获者,集而瓜分之。”
  • 卓绝千古

    [拼音] zhuó jué qiān gǔ
    [释义] 卓绝:程度达到极点,超过一切。超过以往的一切人。
    [出处] 唐·李白《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》:“子胥始东奔勾吴,月涉星遁。或七日不火,伤弓于飞。逼迫于昭关,匍匐于濑者。舍车而徒,告穷此女。目色以臆,授之壶浆。全人自沉,形与口灭。卓绝千古,声凌浮云。激节必报之仇,雪诚无疑之地。难乎哉!”
  • 捉生替死

    [拼音] zhuō shēng tì sǐ
    [释义] ①陷害无罪之人为有罪者抵死。②杀一生物为病者消灾的巫术。
    [出处] 元·王仲文《救孝子》第三折:“官人每枉请著皇家禄,都只是捉生替死,屈陷无辜。”
  • 子为父隐

    [拼音] zǐ wéi fù yǐn
    [释义] 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。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。
    [出处] 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孔子曰:‘吾党之直者异于是。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。’” 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周秦》:“闻子为父隐,父为子隐,未闻父子之相坐也。”
  • 自我牺牲

    [拼音] zì wǒ xī shēng
    [释义] 为别人(或事)牺牲自己
    [出处] 陶铸《松树的风格》:“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。”
  • 钻心刺骨

    [拼音] zuàn xīn cì gǔ
    [释义] 钻入心里,侵入骨中。形容刺激极深。
    [出处] 清·李渔《比目鱼》第六回:“一到登场的时节,他把我认做真妻子,我把他认做真丈夫。没有一句话儿,不说得钻心刺骨。”
  • 醉舞狂歌

    [拼音] zuì wǔ kuáng gē
    [释义] 形容沉迷于声色歌舞之中。
    [出处] 宋·范成大《玉楼春》词:“蓝桥仙路不崎岖,醉舞狂歌容倦客。”
  • 左家娇女

    [拼音] zuǒ jiā jiāo nǚ
    [释义] 晋左思《娇女诗》有“吾家有娇女,皎皎颇白晳”之句,后以“左家娇女”指美丽可爱的少女。
    [出处] 晋·左思《娇女诗(吾家有娇女)》:“吾家有娇女,皎皎颇白皙。”唐·李商隐《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》诗:“嵇氏幼男犹可悯,左家娇女岂能忘。”
  • 坐运筹策

    [拼音] zuò yùn chóu cè
    [释义] 指坐在连连帐内策划军事方略。
    [出处] 《汉书 项籍传》:“夫击轻锐,我不如公;坐运筹策,公不如我。”
  • 政令不一

    [拼音] zhèng lìng bù yī
    [释义] 发出的命令不统一。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。
    [出处] 《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》:“帅贱多宠,政令不壹。”《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 》:“吾知绍之为人,志大而智小,色厉而胆薄,忌克而少威,兵多而分画不明,将骄而政令不一,土地虽广粮食虽丰,适足以为吾奉也。”
  • 蛛网尘封

    [拼音] zhū wǎng chén fēng
    [释义] 形容居室、器物等长期封存而无人过问。
    [出处] 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三:“余录其《浪淘沙》云:‘春到凤城中,游运方通,闲来指点过桥东。记得当时心醉处,蛛网尘封。’”
  • 竹柏异心

    [拼音] zhú bǎi yì xīn
    [释义] 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。
    [出处] 《楚辞 东方朔〈七谏 初放〉》:“孰知其不合兮,若竹柏之异心。”王逸注:“竹心空,屈原自喻志通达也;柏心实,以喻君暗塞也。言己性达道德,而君闭塞,其志不合,若竹柏之异心也。”
  • 筑坛拜将

    [拼音] zhù tán bài jiàng
    [释义] 指仰仗贤能。
    [出处] 《汉书 高帝纪上》:“汉王齐戒设坛场,拜信(韩信)为大将军,问以计策。”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 第三本》第一折:“计将安在?小生当筑坛拜将。”
  • 装妖作怪

    [拼音] zhuāng yāo zuò guài
    [释义] 装扮妖怪骗人。比喻故意做作,把事情弄得玄妙莫测。
    [出处] 清 古吴墨浪子《西湖佳话 白堤政迹》:“只应送来这些诗,不是陈腐,就是抄袭,若要新奇,便装妖作怪,无一首看得上眼。”
  • 自成一格

    [拼音] zì chéng yī gé
    [释义] 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。
    [出处] 清 赵翼《瓯北诗话 白香山诗》:“香山于古诗律诗中,又多创体,自成一格。”
  • 中风狂走

    [拼音] zhòng fēng kuáng zǒu
    [释义] 中风:像中了邪一样;狂走:发狂般奔跑。形容举止失常,放纵癫狂
    [出处]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朱浮传》:“而伯通中风狂走,自捐盛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