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xīn gū yì qiè
[释义] 谓心虚而胆气不壮。
[出处] 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士卒本将,一朝相失,心孤意怯,难以有功。”
[拼音] xìn yán bù měi
[释义] 信:真实。美:美妙,漂亮。真实的话未经加工,所以不美妙动听。
[出处]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81章: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”
[拼音] xīn yì qiú xīn
[释义] 已经新了,还要求更新。
[出处] 清·王韬《练水师》:“西国船制,日有变更,精益求精,新益求新。”
[拼音] xīn yōng yì lǎn
[释义] 情思倦怠,精神萎靡。
[出处] 明·沈采《千金记》第四十出:“出乎无奈,每日做生活,做得心慵意懒。”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九卷“[多福]多时听得母亲三言两语,絮絮聒聒,已自心慵意懒。”
[拼音] xīng fēi yún sàn
[释义] 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。
[出处] 宋·叶适《安集两淮申省状》:“无有捍蔽,一旦胡尘猝起,星飞云散,无有能自保者。”
[拼音] xìng huā chūn yǔ
[释义] 初春杏花遍地、细雨润泽的景象。
[出处] 元·虞集《风入松》词:“为报先生归也,杏花春雨江南。”
[拼音] xíng qī wú xíng
[释义]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。
[出处] 语出《书 大禹谟》:“刑期于无刑。”
[拼音] xíng yì zhī nán
[释义] 孙中山的认识论命题,与古代流传下来的“知易行难”学说相对。也称知难行易。
[出处] 孙中山《民权主义》第二讲:“天下的事情,的确是行易知难。”
[拼音] xíng zhě ràng lù
[释义] 行走的人相互让路。谓大家都谦逊有礼。
[出处] 《孔子家语·好生》:“入其境,则耕者让畔,行者让路。”
[拼音] xióng biàn gāo tán
[释义] 辩论充分有力,言词豪放不羁。形容能言善辩。亦作“高谈雄辩”。
[出处]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却说安老爷的话,一层逼进一层,引得邓九公雄辩高谈,真情毕露。”
[拼音] xióng wén dà shǒu
[释义] 擅长写作宏伟诗文的高手。
[出处] 宋·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:“叙人情,状物态,一寓于诗,而曲尽其妙,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论,而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。”
[拼音] xuán yá sā shǒu
[释义] ①比喻人至绝境,只能另作选择,义无反顾。②指在紧急关头,放下一切不管。
[出处]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苏州永光院真禅师》:“直须悬崖撒手,自肯承当。”
[拼音] xué shū xué jiàn
[释义] 学文练武。语出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学书不成,去,学剑。”
[出处] 语出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学书不成,去,学剑。”
[拼音] xún hè jīng qiū
[释义] 寻幽探胜,游山玩水。语出晋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既窈窕以寻壑,亦崎?区而经丘。”
[出处] 语出晋·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既窈窕以寻壑,亦崎岖而经丘。”
[拼音] xún yōu tàn shèng
[释义] 探:寻求。胜:胜地,风景优美的地方。游览山水时寻找、搜索幽雅的胜地。亦作“寻幽探奇”、“寻奇探幽”、“探幽选胜”。
[出处] 唐·李白《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》诗:“寻幽殊未歇,爱此春光发。”
[拼音] xí shàng zhī zhēn
[释义] 筵席上的珍品。比喻至美的义理或人才。
[出处] 《礼记 儒行》:“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。”
[拼音] xì mǎ mái lún
[释义] 指敌人进攻时,系住马,埋车轮于地,以示固守不退。
[出处] 语出《孙子 九地》:“是故方马埋轮,未足恃也。”曹操注:“方,缚马也;埋轮,示不动也。”
[拼音] xián yáng yī jǔ
[释义] 咸阳:秦朝的都城;炬:火把,引申为火焚。咸阳的一把大火。指项羽率军到咸阳后将秦宫全部烧毁。泛指一把火烧光。
[出处] 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项羽引兵西屠咸阳,杀秦降王子婴,烧秦宫室,火三月不灭。”
[拼音] xiàng nǚ pèi fū
[释义] 指衡量女儿的情况,选择合适的女婿。
[出处] 明 周楫《西湖二集 月下老错配本属前缘》:“窃以因材而笃,乃天道之常,相女配夫,实人事之正。”
[拼音] xiǎo zǐ hòu shēng
[释义] 泛指少年后辈。
[出处] 唐 韩愈《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》:“小子后生,于何考德而问业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