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亡矢遗镞

    [拼音] wáng shǐ yí zú
    [释义] 损失箭和箭头。比喻军事上的细微损失。
    [出处] 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秦无亡矢遗镞之费,而天下诸侯已困矣。”
  • 渭川千亩

    [拼音] wèi chuān qiān mǔ
    [释义] 用以言竹之繁茂。
    [出处] 《史记 货殖列传》:“齐鲁千亩桑麻;渭川千亩竹……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。”
  • 温生绝裾

    [拼音] wēn shēng jué jū
    [释义] 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:“温公初受,刘司空使劝进,母崔氏固驻之,峤绝裾而去。”后用“温生绝裾”为去意坚决的典故。
    [出处]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:“温公初受,刘司空使劝进,母崔氏固驻之,峤绝裾而去。”
  • 握粟出卜

    [拼音] wò sù chū bo
    [释义] 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:“握粟出卜,是何能谷。”郑玄笺:“但持粟行卜,求其胜负。”后用以指祈求神明护佑,去凶赐吉。
    [出处] 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:“握粟出卜,是何能谷。”郑玄笺:“但持粟行卜,求其胜负。”
  • 握炭流汤

    [拼音] wò tàn liú tāng
    [释义] 握炽炭,蹈沸汤。喻不畏危难,敢于用命。
    [出处] 《文选·陆倕》:“流汤之党,握炭之徒,守似藩篱,战国枯朽。”
  • 无德而称

    [拼音] wú dé ér chēng
    [释义] ①无何恩德可以称道。②谓德高不可言状。
    [出处]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季氏》:“齐景公有马千驷,死之日,民无德而称焉。”
  • 五侯蜡烛

    [拼音] wǔ hòu là zhú
    [释义] 语出唐韩翃《寒食》诗:“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”旧俗寒食节禁火,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,贵宠可见。后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。
    [出处] 语出唐·韩翃《寒食》诗:“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”旧俗寒食节禁火,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,贵宠可见。
  • 无疆之休

    [拼音] wú jiāng zhī xiū
    [释义] 无限美好;无穷幸福。
    [出处] 《尚书·太甲中》:“皇天眷佑有商,俾嗣王克终厥德,实万世无疆之休。”
  • 乌焦巴弓

    [拼音] wū jiāo bā gōng
    [释义] 乌:黑色;焦:火力过猛,使东西烧成炭样。原是《百家姓》中的四个姓氏。比喻烧得墨黑。
    [出处] 蔡东藩《民国演义》第五回:“良弼正要进门,猛听得一声怪响,不禁却顾,可巧弹落脚旁,把左足轰得乌焦巴弓,呼痛未终,已是晕倒。”
  • 无了根蒂

    [拼音] wú le gēn dì
    [释义] 比喻无所凭依;没有本源。语本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徒乐枕经籍书,纡体衡门,上无所蒂,下无所根。独摅意呼宇宙之外,锐思于豪芒之内。”
    [出处] 语出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徒乐枕经籍书,纡体衡门,上无所蒂,下无所根。独摅意呼宇宙之外,锐思于豪芒之内。”
  • 乌帽红裙

    [拼音] wū mào hóng qún
    [释义] 泛指男女。
    [出处]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闹榭》:“丝竹隐隐,载将来一对乌帽红裙。”
  • 乌面鹄形

    [拼音] wū miàn hú xíng
    [释义] 脸黑如乌,身瘦如鹄。形容人困饿潦倒之状。
    [出处] 《南史·侯景传》:“百姓流亡,死者涂地……其绝粒久者,乌面鹄形。”
  • 无平不颇

    [拼音] wú píng bù pō
    [释义] 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。
    [出处] 《周易·泰》:“九三,无平不颇,无往不复。”
  • 五石六鹢

    [拼音] wǔ shí liù yī
    [释义] 语出《公羊传·僖公十六年》:“霣石于宋五。是月,六鹢退飞过宋都。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?霣石记闻,闻其磌然,视之则石,察之则五……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?六鹢退飞,记见也,视之则六,察之则鹢,徐而察之则退飞。”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。
    [出处] 《公羊传·僖公十六年》:“陨石于宋五。是月,六鹢退飞过宋都。”
  • 无适无莫

    [拼音] wú shì wú mò
    [释义] 指无可无不可。
    [出处] 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于此。”
  • 舞文巧诋

    [拼音] wǔ wén qiǎo dǐ
    [释义] 玩弄文字,诋毁构陷。
    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所治即豪,必舞文巧诋。”
  • 无涯之戚

    [拼音] wu ya zi qi
    [释义] 无尽的忧伤。涯:边际。戚:忧伤。
    [出处] 唐·韩愈《蔡十二郎文》:“吾不可去,汝不肯来,恐旦暮死,而汝抱无涯之戚也。”
  • 乌衣之游

    [拼音] wū yī zhī yóu
    [释义] 《宋书·谢弘微传》:“混风格高峻,少所交纳,唯与族子灵运、瞻、矅、弘微并以文酒赏会。尝共宴处,居在乌衣巷,故谓之乌衣之游,混五言诗所云‘昔为乌衣游,戚戚皆亲侄’者也。”后因谓亲属间文酒赏会为“乌衣之游”。
    [出处] 《宋书·谢弘微传》:“混风格高峻,少所交纳,唯与族子灵运、瞻、矅、弘微并以文酒赏会。尝共宴处,居在乌衣巷,故谓之乌衣之游,混五言诗所云‘昔为乌衣游,戚戚皆亲侄’者也。”
  • 物殷俗阜

    [拼音] wù yīn sú fù
    [释义] 物产丰盛,风俗淳厚。
    [出处] 唐·郑启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天下大治,河清海晏,物殷俗阜。”
  • 雾涌云蒸

    [拼音] wù yǒng yún zhēng
    [释义] 见“雾涌云蒸”。
    [出处] 南朝·梁·刘孝标《广绝交论》:“故絪緼相感,雾涌云蒸。”元·王王恽《游泰山杂诗》之六:“绾茁元气同沧海,雾涌云蒸一水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