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雾惨云愁

    [拼音] wù cǎn yún chóu
    [释义] 指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。
    [出处] 元·安熙《仲冬初吉归途即事》诗:“雾惨云愁结暮阴,游方客子正悲吟。”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四折:“诸国将皆来助战,喊杀处雾惨云愁。”
  • 吴带当风

    [拼音] wú dài dāng fēng
    [释义] 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,笔势圆转,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。后人因以“吴带当风”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。
    [出处] 宋·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·论曹吴体法》:“吴带当风,曹衣出水。”
  • 梧凤之鸣

    [拼音] wú fèng zhī míng
    [释义] 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毛传:“梧桐盛也,凤凰鸣也,臣竭其力,则地极其化;天下和洽,则凤凰乐德。”后因以“梧凤之鸣”比喻政教和协、天下太平。
    [出处] 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毛传:“梧桐盛也,凤凰鸣也,臣竭其力,则地极其化;天下和洽,则凤凰乐德。”
  • 雾阁云窗

    [拼音] wù gé yún chuāng
    [释义] 云雾笼罩的楼阁门窗。指高楼。
    [出处] 宋·向子湮《七娘子》词:“雾阁云窗,风亭月户,分明携手同行处。”
  • 五陵豪气

    [拼音] wǔ líng háo qì
    [释义] 谓高门贵族的豪迈气概。
    [出处] 元·无名氏《王粲登楼》第三折:“我怎肯与鸟兽同群,豺狼作伴,儿曹同辈,兀的不屈沉杀五陵豪气。”
  • 无名之师

    [拼音] wú míng zhī shī
    [释义] 没有正当理由出征的军队。
    [出处]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今弃万安之术,而兴无名之师,窃为公俱之。”
  • 无任之禄

    [拼音] wú rèn zhī lù
    [释义] 谓不做事或不会做事但得到禄位。
    [出处] 《孔丛子·陈士义》:“子顺相魏,改甓宠之官以事贤才;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。”
  • 无私之光

    [拼音] wú sī zhī guāng
    [释义] 语本《礼记·孔子闲居》:“天无私覆,地无私载,日月无私照。”后以“无私之光”喻帝王的德泽。
    [出处]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孔子闲居》:“天无私覆,地无私载,日月无私照。”
  • 无所不备

    [拼音] wú suǒ bù bèi
    [释义] 没有什么不具备的。
    [出处] 《旧唐书·霍王元轨传》:“夫人有短,所以见其长,至于霍王,无所不备。”
  • 无所不及

    [拼音] wú suǒ bù jí
    [释义] 没有地方不能达到。
    [出处] 《鹖冠子·环流》:“故命无所不在,无所不施,无所不及,时或后而得之命也。”
  • 无往不复

    [拼音] wú wǎng bù fù
    [释义] 谓未有往而不返的。谓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。
    [出处] 《易·泰》:“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。”孔颖达疏:“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。”
  • 无兄盗嫂

    [拼音] wú xiōng dào sǎo
    [释义] 语本《汉书·直不疑传》:“人或毁不疑曰:‘不疑状貌甚美,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!’不疑闻,曰:‘我乃无兄。’然终不自明。”后以“无兄盗嫂”指无中生有的毁谤。三国魏曹操《劐整齐风俗令》:“昔直不疑无兄,世人谓之盗嫂……此皆以白为黑,欺天罔上者也。”
    [出处] 语本《汉书·直不疑传》:“人或毁不疑曰:‘不疑状貌甚美,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!’不疑闻,曰:‘我乃无兄。’然终不自明。”
  • 五洲四海

    [拼音] wǔ zhōu sì hǎi
    [释义] 泛指世界各地。
    [出处] 司马达《魔鬼的笛音》:“五洲四海的人们,都在以不同的眼光和兴趣,注视着中国未来的发展。”
  • 为民父母

    [拼音] wéi mín fù mǔ
    [释义] 这:作为,充当;父母:即父母官。担任地方行政长官。
    [出处] 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为民父母行政,不免于率兽而食人,恶在其为民父母也?”
  • 五味俱全

    [拼音] wǔ wèi jù quán
    [释义] 五味:酸甜苦辣咸的合称。形容调味齐全适宜。
    [出处] 《礼记 礼运》:“五味六和,十二食,还相为质也。”
  • 乌之雌雄

    [拼音] wū zhī cí xióng
    [释义] 乌:乌鸦。乌鸦的雌雄难辨。比喻不分善恶是非
    [出处] 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:“具曰‘予圣’,谁知乌之雌雄。”
  • 文东武西

    [拼音] wén dōng wǔ xī
    [释义] 汉初叔孙通定的朝仪,文官位东,武官位西。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
    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列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,东乡;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,西乡。”
  • 畏难苟安

    [拼音] wèi nán gǒu ān
    [释义] 苟:苟且。害怕困难,苟且偷安
    [出处] 《清史稿·食货志》:“大学士倭仁疏陈黑地升科,州县畏难苟安,请申明赏罚。”
  • 恶居下流

    [拼音] wù jū xià liú
    [释义] 恶:讨厌,憎恨;下流:即下游,引伸为卑下的地位。憎恨处于下游。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。现也指不甘居下游。
    [出处] 《论语·子张》:“是以君子恶居下流,天下之恶皆归焉。”
  • 恶紫夺朱

    [拼音] wù zǐ duó zhū
    [释义] 紫:古人认为紫是杂色;夺:乱;朱:大红色,古人认为红是正色。原指厌恶以邪代正。后以喻以邪胜正,以异端充正理。
    [出处] 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恶紫之夺朱也;恶郑声之乱雅乐也;恶利口之覆邦家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