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wǒ zuì yù mián
[释义] 我醉了,想睡觉。指为人真诚直率。
[出处] 《宋书·陶潜传》:“贵贱造之者,有酒辄设。潜若先醉,便语客:‘我醉欲眠,卿可去。’其直率如此。”
[拼音] wú yǐ sè zé
[释义] 自谦之语。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。
[出处] 《汉书 东方朔传》:“妾幸蒙陛下厚恩,先帝遗德,奉朝请之礼,备臣妾之仪,列为公主,赏赐邑人,隆天重地,死无以塞责。”
[拼音] wán míng quán jié
[释义] 谓名节得以保全。
[出处]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六卷:“若是同年生并时长,在旁边听得,阻拦拉住,不但巫娘子完名全节,就是赵尼姑也保全身躯。”
[拼音] wàng fēng xiǎng yīng
[释义] 望:看。风:风声。看到对方有什么举动,就积极响应。
[出处] 三国·魏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风响应。”
[拼音] wáng guó dà fū
[释义] 《礼记·射义》:“贲军之将、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,其余皆入。”孔颖达疏:“亡国之大夫者,谓亡君之国,言不忠且无智也。”后因以“亡国大夫”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。
[出处] 《礼记·射义》:“贲军之将、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,其余皆入。”孔颖达疏:“亡国之大夫者,谓亡君之国,言不忠且无智也。”
[拼音] wáng guó zhī qì
[释义] 指象箸、玉杯之类的器皿,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。
[出处]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贵直》:“亡国之器陈于廷,所以为戒。”
[拼音] wáng guó zhī shè
[释义] 已亡国家的祠社。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,以自儆戒。
[出处] 《谷梁传·哀公四年》:“亡国之社,以为庙屏,戒也。”
[拼音] wèi què wú zhī
[释义] 喻贤才无所依存。语本三国魏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,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。”
[出处] 语出三国·魏·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,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。”
[拼音] wēi wēi dàng dàng
[释义] 语出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大哉尧之为君也!巍巍乎!唯天为大,唯尧则之。荡荡乎,民无能名焉。”朱熹集注:“巍巍,高大之貌;荡荡,广远之称也。”后以“巍巍荡荡”形容道德崇高,恩泽博大。
[出处] 语出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大哉尧之为君也!巍巍乎!唯天为大,唯尧则之。荡荡乎,民无能名焉。”朱熹集注:“巍巍,高大之貌;荡荡,广远之称也。”
[拼音] wēi xiǎn chǎn yōu
[释义] 谓显现微妙之处,阐明幽深之理。
[出处] 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夫《易》彰往而察来,而微显阐幽,开而当名,辨物正言,断辞则备矣。”
[拼音] wén guò qí shí
[释义] 文辞浮夸,不切实际。
[出处] 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显宗即位,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,遂废于家。”
[拼音] wén jiāng xué hǎi
[释义] 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、大海般深广博大。
[出处] 唐·郑愔《柏梁体联句》:“文江学海恩济航。”
[拼音] wén shēn wǎng mì
[释义] 用法严刻,法网严密。
[出处] 唐·陈子昂《谏用刑书》:“刀笔之吏,寡识大方,断狱能者,名在急刻,文深网密,则共称至公。”
[拼音] wèn tiān mǎi guà
[释义] 求问上天以卜吉凶。
[出处] 《刘知远诸宫调·君臣弟兄子母夫妇团圆》:“三娘起对诸亲,奴有愿,问天买卦。”
[拼音] wén xīng gāo zhào
[释义] 比喻文运亨通。
[出处] 鲁迅《朝花夕拾·二十四孝图》:“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,看那题着‘文星高照’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。”
[拼音] wén zhāng jīng jì
[释义] 文章和经世济民之才。
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5回:“世兄是锦衣玉衾,无不遂心的,必是文章经济,高出人上。”
[拼音] wén zhāo wǔ mù
[释义] 古代宗法制度,宗庙位次,始祖庙居中,以下父子递为昭穆,左为昭,右为穆。祭祀时,子孙也按昭穆,左右排列行礼。周文王于周为穆,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,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。“文昭武穆”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,后则泛称子孙繁衍。
[出处] 古代宗法制度,宗庙位次,始祖庙居中,以下父子递为昭穆,左为昭,右为穆。祭祀时,子孙也按昭穆,左右排列行礼。周文王于周为穆,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,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。
[拼音] wén zhì wǔ lì
[释义] 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。
[出处]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法》:“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功,去民之灾。”
[拼音] wén zǐ tóng shēng
[释义] 谓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。语出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。子闻之,曰:‘可以为文矣。’”
[出处] 语出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。子闻之,曰:‘可以为文矣。’”
[拼音] wén zōng xué fǔ
[释义] 文章的宗伯,学问的渊府。比喻学问渊博的人。
[出处] 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景明寺》:“文宗学府。腾斑马而孤上;英规胜范,凌、许、郭而独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