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贪墨之风

    [拼音] tān mò zhī fēng
    [释义] 墨:不洁;贪墨:官吏受贿。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。形容吏治腐败
    [出处]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贪以败官为墨。”
  • 贪吏猾胥

    [拼音] tān lì huá xū
    [释义] 猾胥:狡诈的小官吏。贪财狡诈的小官吏
    [出处] 宋·苏轼《辩试馆职策问札子》:“先帝本意使民产率出钱专力于农,虽有贪吏猾胥,无所施其虐。”
  • 突梯滑稽

    [拼音] tū tī huá jī
    [释义] 突梯:圆滑;滑稽:圆转随俗。形容委婉从顺,圆滑随俗
    [出处] 战国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将突梯滑稽,如脂如韦,以洁楹乎。”
  • 调剂盐梅

    [拼音] tiáo jì yán méi
    [释义] 调剂:调整使洽宜;盐梅:咸味和酸味。比喻协调平衡不同的力量或因素。指调解家庭纠纷
    [出处] 《尚书·说命下》:“若作和羹,尔惟盐梅。”
  • 陶镕鼓铸

    [拼音] táo róng gǔ zhù
    [释义] 陶镕:烧制陶器;鼓铸:冶炼金属。比喻给人的思想、性格以有益的影响
    [出处]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60回:“军机处各大臣,虽经洋翰林、洋进士一番陶镕鼓铸,也只晓得‘立宪,立宪’!”
  • 推贤进士

    [拼音] tuī xián jìn shì
    [释义] 推:举荐。推荐贤人,引进学者
    [出处] 唐·姚崇《答张九龄书》:“近蒙奖擢,倍励驽庸,每以推贤进士为务,欲使公卿大夫称职。”
  • 屠狗卖浆

    [拼音] tú gǒu mài jiāng
    [释义] 屠:宰杀;浆:酒。以卖酒杀狗为业。指从事低贱职业的阶层
    [出处] 宋·陆游《野炊》:“觅交屠狗卖浆中。”
  • 屠肠决肺

    [拼音] tú cháng jué fèi
    [释义] 屠:宰杀;决:通“抉”,挖出。剖腹出肠,挖出肺肝。形容死得惨烈
    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聂政大呼,所击杀者数十人,因自皮面决眼,自屠出肠,遂以死。”
  • 堂堂之阵

    [拼音] táng táng zhī zhèn
    [释义] 堂堂:盛大的样子。军容壮大的阵势
    [出处]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无邀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陈,此治变者也。”
  • 探幽穷赜

    [拼音] tàn yōu qióng zé
    [释义] 幽:深;赜:幽深难见。探索深奥隐微的事理
    [出处] 《晋书·潘岳传》:“抽绎微言,启发道直。探幽穷赜,故故知新。”
  • 跅驰之士

    [拼音] tuò chí zhī shì
    [释义] 跅驰:放荡。指行为放荡不受约束的人
    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夫泛驾之马,跅驰之士,亦在御之而已。”
  • 无一可

    [拼音] wú yī kě
    [释义] 没有一点可取的
    [出处] 汉·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彰君之恶伤私义,二者无一可,而先生行之,必且轻于齐而累于楚也。”
  • 无噍类

    [拼音] wú jiào lèi
    [释义] 噍类:咬东西的动物,指活人。比喻没有一个人生存
    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尝攻襄城,襄城无噍类,所过无不残灭。”
  • 尾巴难藏

    [拼音] wěi bā nán cáng
    [释义] 指不能藏住自己的尾巴
  • 误杀好人

    [拼音] wù shā hǎo rén
    [释义] 好人:品德好、行为端的人。过失地杀掉品行好的人
  • 宛转悠扬

    [拼音] wǎn zhuǎn yōu yáng
    [释义] 委宛曲折,也指声音悠扬动听。
    [出处] 鲁迅《社戏》:“那声音大概是横笛,宛转悠扬。”
  • 五鬼闹判

    [拼音] wǔ guǐ nào pàn
    [释义] 许多小鬼戏弄判官。剧目名。旧时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对自己不满或轻蔑的人所戏弄。
    [出处] 鲁迅《小说旧闻钞·三保太监西洋记》:“惟其中有五鬼闹判一语,不知所出;以问余,亦无以应也。”
  • 五音六律

    [拼音] wǔ yīn liù lǜ
    [释义] 五音:指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个音阶;六律:定乐器的标准。指古代音律。后也泛指音乐。
    [出处] 《尚书·益稷》:“予欲闻六律,五声,八音,在治忽;以出纳五言,汝听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”
  • 无怨无德

    [拼音] wú yuàn wú dé
    [释义] 既没有怨恨,也没有恩德。指彼此间没有恩怨关系。
    [出处] 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“无怨无德,不知所报。”
  • 尾生之信

    [拼音] wěi shēng zhī xìn
    [释义] 尾生: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,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
    [出处] 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信如尾生,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