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tiān yòu qí zhōng
[释义] 谓上天开导其心意。
[出处]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天祸卫国,君臣不协,以及此忧也。今天诱其衷,使皆降心以相从也。”
[拼音] tiān zào cǎo mèi
[释义] ①谓天地之始,万物草创于混沌蒙昧之中。②谓草创之时。
[出处] 《周易·屯》:“天造草昧。”
[拼音] tiāo shēn fēi zú
[释义] 只身射箭杀敌。形容杀敌英勇,视死如归。
[出处] 南朝·宋·颜延之《阳给事诔》:“瓒誓命沈城,佻身飞镞。”
[拼音] tíng liú zhǎng zhì
[释义] 指事情耽搁久了,就会想出主意来。
[出处]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91回:“常言道'停留长智'。那妖精倘或今晚不睡,把师父害了,却如之何?”
[拼音] tóng fú hé qì
[释义] 比喻完全相合,完全相同。
[出处]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策传》:“术甚奇之,以坚部曲还策”裴松之注引《吴历》:“一与君同符合契,有永固之分,今便行矣。”
[拼音] tóng míng xiāng zhào
[释义] 谓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。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。
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同明相照,同类相求。”
[拼音] tóng pán zhòng ròu
[释义] 贵重的食器,丰盛的饭菜。引申指特殊恩宠。
[出处] 《北齐书·杨愔传》:“汝辈但如遵彦谨慎,自得竹林别室,铜盘重肉之食。”
[拼音] tōng qú guǎng mò
[释义] 四通八达的宽广大路。
[出处] 唐·牛僧儒《玄怪录·崔绍》:“二使者押绍之后,通衢广陌,杳不可知际,行五十许里。”
[拼音] tóu hú diàn xiào
[释义] 《神异经·东荒经》:“东荒山中有大石室,东王公居焉……恒与一玉女投壶,每投千二百矫,设有入不出者,……矫出而脱悮不接者,天为之笑。”张华注:“言笑者,天口流火照灼,今天不下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。”后遂以“投壶电笑”为闪电不雨之典。
[出处] 《神异经·东荒经》:“东荒山中有大石室,东王公居焉……恒与一玉女投壶,每投千二百矫,设有入不出者,……矫出而脱悮不接者,天为之笑。”张华注:“言笑者,天口流火照灼,今天不下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。”
[拼音] tǔ bēng yú làn
[释义] 土崩溃,鱼腐烂。比喻溃败不可收拾。
[出处] 汉·陈琳《为曹洪与魏文帝书》:“若乃距阳平,据石门,摅八陈之列,骋奔牛之权,焉有土崩鱼烂哉。”
[拼音] tǔ rǎng xì liú
[释义] 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。
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李斯列传》:“是以太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
[拼音] tuī lún pěng gū
[释义] 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。
[出处] 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·告奠》:“生不能请功受赏,推轮捧毂,拜将登坛。”
[拼音] tuì shí zì gōng
[释义] 减膳以示节俭。谓操守廉洁。
[出处] 《诗经·召南·羔羊》:“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”
[拼音] tún máo bù biàn
[释义] 《汉书·沟洫志》“河复北决于馆陶,分为屯氏河”唐颜师古注:“而隋室分析州县,误以为毛氏河,乃置毛州,失之甚矣。”后因以“屯毛不辨”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。
[出处] 《汉书·沟洫志》“河复北决于馆陶,分为屯氏河”唐颜师古注:“而隋室分析州县,误以为毛氏河,乃置毛州,失之甚矣。”
[拼音] tuó tuó zhī jì
[释义] 指高明的栽培技艺。典出唐柳宗元《种树郭橐驼传》。
[出处] 典出唐·柳宗元《种树郭橐驼传》。
[拼音] tiě bǎn bù yì
[释义] 易:变易,更改。像铁板那样不能改变。形容不变的,不可更改的。
[出处]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九十五回:“所谓‘臧谷亡羊’,其亡必多。这是铁板不易的话。”
[拼音] tòng xià zhēn biān
[释义] 针砭: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。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,以便改正。
[出处] 《清史稿 艺术传 徐大椿》:“《慎疾刍言》,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。”
[拼音] tiān jiǎ qí biàn
[释义] 假:给予。上天给予的方便。形容机会难得
[出处] 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三折:“乐天久居江乡,牢落殊甚,下官常切怀抱,奈拘职守,不得相从,今幸天假其便,再瞻眉宇,岂胜庆幸。”
[拼音] tiān bù jiān nán
[释义] 天步:时运。国运艰难
[出处] 《诗经·小雅·白华》:“天步艰难,之子不犹。”
[拼音] tīng wēi jué yí
[释义] 微:隐微。注意细微的情节,解决疑难的问题。形容思想缜密,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
[出处] 《鹖冠子·天则》:“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,能屏谗权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