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天光云影

    [拼音] tiān guāng yún yǐng
    [释义] 影:影子。天上的光亮,云彩映在水中的影子
    [出处] 宋·朱熹《观书有感》: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”
  • 天地神明

    [拼音] tiān dì shén míng
    [释义] 指上天和神灵
    [出处]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7回:“童贯在马上以手加额,顶礼天地神明道:‘惭愧!脱得这场大难!’”
  • 托足无门

    [拼音] tuō zú wú mén
    [释义] 托足:立足。指没有落脚安身之处
    [出处] 明·袁宏道《徐文长传》:“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,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。”
  • 同时并举

    [拼音] tóng shí bìng jǔ
    [释义] 举:举行。在同一时间内进行
    [出处]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0章:“吴进攻河南前,曾与阎锡山……等相约同时并举。”
  • 汤饼之会

    [拼音] tāng bǐng zhī huì
    [释义] 指孩子出生第三天举行宴会
    [出处]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二卷:“三朝洗儿,曰汤饼之会;周岁试周,曰睟盘之期。”
  • 拓土开疆

    [拼音] tuò tǔ kāi jiāng
    [释义] 拓:开辟,扩充。开辟领土和疆界
    [出处] 晋·陆机《汉高祖功臣颂》:“王信韩孽,拓土开疆。我图尔才,越迁晋阳。”
  • 图王霸业

    [拼音] tú wáng bà yè
    [释义] 图:谋求;霸业:称霸。指谋求称王称霸
    [出处]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3回:“你这厮只是睦州一伙村夫,量你有甚福禄,妄要图王霸业,不如及早投降,免汝一死。”
  • 贪财好贿

    [拼音] tān cái hào huì
    [释义] 贿:贿赂。贪图财物和喜欢贿赂
    [出处] 元·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第四折:“差小官体察民情,因傅彬贪财好贿,犯刑宪负累忠臣。”
  • 挺拔不群

    [拼音] tǐng bá bù qún
    [释义] 挺拔:直立高耸。形容特立超群的样子
    [出处] 《宋史·沈辽传》:“幼挺拔不群,长而好学尚友,傲睨一世。”
  • 通人达才

    [拼音] tōng rén dá cái
    [释义] 通人:学识渊博的人;达才:通达事理的人。知识渊博通达古今的人才
    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《易》之为术,幽明远矣,非通人达才熟能注意焉!”
  • 桃夭新妇

    [拼音] táo yāo xīn fù
    [释义] 桃夭:比喻女性貌美。指年轻貌美的新娘
    [出处] 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
  • 泰山若厉

    [拼音] tài shān ruò lì
    [释义] 厉:通“砺”,磨刀石。泰山剥蚀得像一块磨刀石那么小。比喻经历时间久远
    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使黄河如带,泰山若厉,国以永存,爱及苗裔。”
  • 铜臭薰天

    [拼音] tóng chòu xūn tiān
    [释义] 铜臭:铜钱的臭味。形容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。指贿赂公行,风气败坏
    [出处]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席方行》:“金光盖地,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;铜臭薰天,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。”
  • 痛心泣血

    [拼音] tòng xīn qì xuè
    [释义] 泣血:流血泪。痛煞心田,哭出血泪。形容十分悲痛
    [出处] 汉·荀悦《汉纪·孝元皇帝纪下》:“若夫石显可以痛心泣血矣,岂不疾之哉!”
  • 童子何知

    [拼音] tóng zǐ hé zhī
    [释义] 童子:小孩子。小孩子懂得什么
    [出处]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国之存亡,天也,童子何知焉!”
  • 填海移山

    [拼音] tián hǎi yí shān
    [释义] 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。指仙术法力广大。比喻决心极大
  • 塌下窟窿

    [拼音] tā xià kū lóng
    [释义] 比喻欠下了债
    [出处] 阮章竞《赤叶河》:“今年你娶了媳妇,塌下十块钱窟窿。”
  • 弹剑作歌

    [拼音] tán jiàn zuò gē
    [释义] 比喻怀才不遇。
    [出处] 唐·李白《行路难·其二》:“弹剑作歌奏苦声,曳裾王门不称情。”
  • 调和鼎鼐

    [拼音] tiáo hé dǐng nài
    [释义] 鼎: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,三足两耳;鼐:大鼎。于鼎鼐中调味。比喻处理国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职责。
    [出处] 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“果闻勿药之喜,更喜调鼎之功。”
  • 吞刀吐火

    [拼音] tūn dāo tǔ huǒ
    [释义] 古杂剧之一,泛称魔术。
    [出处] 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吞刀吐火,云雾杳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