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贪声逐色

    [拼音] tān shēng zhú sè
    [释义] 贪爱歌舞,追求女色。形容生活放荡。
    [出处] 《敦煌变文集·父母恩重经讲经文》:“始从怀妊至孾婴孩,长得身躯六尺才;弃德背恩行不孝,贪声逐色纵心怀。”
  • 谈玄说妙

    [拼音] tán xuán shuō miào
    [释义] 谈论玄妙的事理。
    [出处]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6卷:“又有一种人思虑向里去,又嫌眼前道理粗,于事物上都不理会。此乃谈玄说妙之病。”
  • 天大地大

    [拼音] tiān dà dì dà
    [释义] 形容极大。
    [出处]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:“故道大、天大、地大、王亦大。”
  • 天道人事

    [拼音] tiān dào rén shì
    [释义] 天道:天理。人事:人力所能做到的事。天道人事不可违背。意谓大势所趋。《元史·谦希宪传》:“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,谕以天道人事,玠得书愧感自守,不敢复轻动。”清·郑板桥《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》:“嗟呼!不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。”
    [出处] 《元史·谦希宪传》:“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,谕以天道人事,玠得书愧感自守,不敢复轻动。”
  • 天高地下

    [拼音] tiān gāo dì xià
    [释义] ①比喻尊卑有别。②比喻各种情势。
    [出处]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天高地下,万物散殊,而礼制行矣。”
  • 天机云锦

    [拼音] tiān jī yún jǐn
    [释义] 天机:天上的织机。云锦:丝织物名,锦丝瑰丽如云彩。天上织出的丝锦。比喻诗文华美精妙,浑成自然。
    [出处] 宋·张炎《词源·杂论》:“采唐诗融化如自己者,乃其所长,以白石骚雅句法润色之,真天机云锦也。”
  • 天荆地棘

    [拼音] tiān jīng dì jí
    [释义] 天地间布满荆棘,喻世途或处境艰难。
    [出处] 明·刘永锡《行路难》诗:“云漫漫兮白日寒,天荆地棘行路难。”
  • 天粟马角

    [拼音] tiān sù mǎ jiǎo
    [释义] 天雨粟,马生角。谓不可能实现的事。
    [出处] 《史记·刺客列传论》:“世言荆轲,其称太子丹之命,‘天雨粟,马生角’也,太过。”
  • 同胞共气

    [拼音] tóng bāo gòng qì
    [释义] 喻指亲兄弟。
    [出处] 《北齐书·孝昭帝纪》:“体道居宗,人雄之望,海内瞻仰,同胞共气,家国所凭。”
  • 通上彻下

    [拼音] tōng shàng chè xià
    [释义] ①谓从天到地。②从上到下。指所有的人。
    [出处]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73卷:“天地是举其大体而言,鬼神是举其中运动变化者,通上彻下而言。”
  • 退藏于密

    [拼音] tuì cáng yú mì
    [释义]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,不露行迹。谓哲理精微深邃,包容万物。
    [出处] 《周易·系辞》:“圣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,吉凶与民同患,神以知来,知以藏往。”
  • 推亡固存

    [拼音] tuī wáng gù cún
    [释义] 推翻行亡道之国,巩固行存道之邦。
    [出处] 《尚书·汤誓》:“佑贤辅德,显忠遂良。兼弱攻昧,取乱侮亡。推亡固存,邦乃其昌。”
  • 吞声饮恨

    [拼音] tūn shēng yǐn hèn
    [释义] 谓抱恨无言。语本南朝梁江淹《恨赋》:“自古皆有死,莫不饮恨而吞声。”
    [出处] 语出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自古皆有死,莫不饮恨而吞声。”
  • 吞舟之鱼

    [拼音] tūn zhōu zhī yú
    [释义] 能吞舟的大鱼。常以喻人事之大者。
    [出处] 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。”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吞舟之鱼,不游枝流;鸿鹄高飞,不集污池。”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
  • 脱白挂绿

    [拼音] tuō bái guà lǜ
    [释义] 脱去白衣,换上绿袍。谓初登仕途。
    [出处]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今幸已脱白挂绿,何不且到丈人家里,与他们欢庆一番。”
  • 脱壳金蝉

    [拼音] tuō ké jīn chán
    [释义] 比喻用计谋脱身。元·关汉卿《谢天香》第二折:”便使尽些伎俩,千愁断我肚肠,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。”详见“金蝉脱壳”。
    [出处] 元·关汉卿《谢天香》第二折:”便使尽些伎俩,千愁断我肚肠,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。”详见“金蝉脱壳”。
  • 泰山磐石

    [拼音] tài shān pán shí
    [释义] 比喻安定稳固。
    [出处]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50回:“我算什么,明相国不动声色,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,措天下于泰山磐石。”
  • 天涯咫尺

    [拼音] tiān yá zhǐ chǐ
    [释义] 咫:古代长度单位,周制八寸,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;咫尺:比喻距离很近。比喻距离虽近,但很难相见,象是远在天边一样。
    [出处] 《左传 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违颜咫尺。”唐 李中《宫词二首》:“门锁帘垂月影斜,翠华咫尺隔天涯。”
  • 听风听水

    [拼音] tīng fēng tīng shuǐ
    [释义] 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。
    [出处] 相传龟兹国王与乐人于大山间倾听风和水声,感兴而制乐。唐 王建《霓裳辞》之一:“弟子部中留一色,听风听水作《霓裳》。”
  • 托骥之蝇

    [拼音] tuō jì zhī yíng
    [释义] 喻指追随贤能之后而得以显名的人。
    [出处] 《后汉书 隗器传》:“帝报以手书曰:‘慕乐德义,思相结纳……数蒙伯乐一顾之价,而苍蝇之飞,不过数步,即托骥尾,得以绝群。’”李贤注:“张敞书曰:‘苍蝇之飞,不过十步,自托骐骥之尾,乃腾千里之路。然无损于骐骥,得使苍蝇绝群也,’见敞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