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qiān shàn yuǎn zuì
[释义] 犹言向善而远离罪恶。
[出处] 汉·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然而曰礼云礼云者,贵绝恶于未萌,而起教于微眇,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。”
[拼音] qiān tuī wàn zǔ
[释义] 推:推拖。阻:阻拦。多次推拖阻拦。形容百般推辞、拒绝。
[出处] 明·朱权《荆钗记》第四十六出:“邓尚书说亲,直恁千推万阻;见王太守乐意,却不顾五典三纲。”
[拼音] qiáng fú biàn hè
[释义] 语本《庄子·骈拇》:“凫胫虽短,续之则忧;鹤胫虽长,断之则悲。”后以“强凫变鹤”谓硬把野鸭变作仙鹤。喻滥竽充数,徒多无益。
[出处] 语出《庄子·骈拇》:“凫胫虽短,续之则忧;鹤胫虽长,断之则悲。”
[拼音] qiáng shí zì ài
[释义] 劝慰人的话。谓努力加餐,保重身体。
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专精神,近医药,强食自爱。”
[拼音] qiáng zhí zì suí
[释义] 谓刚正而自行其意,不为人所动摇。
[出处] 《东观汉记·朱晖传》:“晖好节概,有所拔用,皆厉行之士,表善黜恶,抑强绝邪,岁常丰熟,吏民畏而爱之,为之歌曰:‘强直自遂,南阳朱季,吏畏其威,民怀其惠。’”
[拼音] qiáng zuǐ niù shé
[释义] 说话倔强的样子。
[出处] 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下十一:“谢庆元倒了威了,但还是强嘴拗舌:‘我家里的事,要你们管吗?’”
[拼音] qiào lǐ cáng dāo
[释义] 刀室中藏着利刀。比喻暗藏杀心。
[拼音] qín gē jiǔ fù
[释义] 弹琴、唱歌、饮酒、赋诗。旧皆逸人、高士之事。
[出处] 南朝·齐·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琴歌既断,酒赋无续。”
[拼音] qīn rén shàn lín
[释义] 见“亲仁善邻”。
[出处]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五父谏曰:‘亲仁善邻,国之宝也,君其许郑。’”
[拼音] qín shī qí lù
[释义] 鹿:喻指帝位。比喻失去帝位。
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
[拼音] qīng báo wú xíng
[释义] 谓轻佻浮薄,品行不好。
[出处] 《晋书·华表传》:“恒为州大中正,乡人任让轻薄无行,为恒所黜。”
[拼音] qīng báo wú zhī
[释义] 谓轻佻浮薄,没有知识。
[出处]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70卷:“即轻薄无知泛滥之徒,岂可见天地之心乎?”
[拼音] qīng jìng jì miè
[释义] 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盘寂灭之说。
[出处] 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今其法曰:必弃而君臣,去而父子,禁而相生养之道,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。”
[拼音] qīng qián xué shì
[释义] 《新唐书·张荐传》:“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‘鷟(张鷟)文辞犹青铜钱,万选万中’,时号鷟‘青钱学士’。”后因以“青钱学士”誉称才学之士。
[出处] 《新唐书·张荐传》:“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‘鷟(张鷟)文辞犹青铜钱,万选万中’,时号鷟‘青钱学士’。”
[拼音] qīng ráo sù fàng
[释义] 轻易地饶恕,白白地放过。
[出处] 元·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一折:“俺哥哥若有些好歹,我不道的轻饶素放了你也。”
[拼音] qīng shān sī mǎ
[释义] 唐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,所作《琵琶引》有“座中泣下谁最多,江州司马青衫湿”之句,后因用“青衫司马”喻指失意之官吏。
[出处] 唐·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,所作《琵琶引》有“座中泣下谁最多,江州司马青衫湿”之句。
[拼音] qīng shì sì zhì
[释义] 藐视世俗,放荡心志。
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:“吾与富贵而泏于人,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。”
[拼音] qīng wēi dàn yuǎn
[释义] 清雅微妙,淡泊深远。
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2回:“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,也曾看过。内中也有近情尽理的,也有清微淡远的。”
[拼音] qióng duī yù qì
[释义] 好象白玉堆砌而成。比喻白玉般的事物聚集一处。
[出处]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7回:“时炀帝与萧后才转过后殿,早望见高台上琼堆玉砌,一片洁白,异香阵阵,扑面飘来。”
[拼音] qù shí cún xìn
[释义] 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,也要坚持信义。
[出处]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颜渊》:“曰:‘去食。自古下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