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山林隐逸

    [拼音] shān lín yǐn yì
    [释义] 隐居山林的士人。即隐士。
    [出处]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馀韵》:“听他说话,像几个山林隐逸。”
  • 挑字眼儿

    [拼音] tiāo zì yǎn ér
    [释义] 从措辞用字上找小毛病
  • 天大笑话

    [拼音] tiān dà xiào huà
    [释义] 能引人发笑的话题
  • 头高头低

    [拼音] tóu gāo tóu dī
    [释义] 形容用秤称东西时,秤杆的一端高一点或低一点,难免稍有出入。
    [出处] 李存葆《高山下的花环》:“既不像低级说客那样赤裸裸地进行交易,更不像小商贩那样为头高头低去煞费苦心地拨弄秤砣。”
  • 天年不遂

    [拼音] tiān nián bù suí
    [释义] 谓未享天年。
    [出处] 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:“岂意卒然颠沛,天年不遂,悲痛断心。”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十四·雁门太守行一》:“天年不遂,早就奄昏。”
  • 同心断金

    [拼音] tóng xīn duàn jīn
    [释义] 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后以“同心断金”形容心齐力量大。
    [出处] 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
  • 弹丝品竹

    [拼音] tán sī pǐn zhú
    [释义] 吹弹乐器,谙熟音乐。
    [出处] 宋 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开场:“但咱们,虽宦裔,总皆通。弹丝品竹,那堪咏月与嘲风。”明 杨柔胜《玉环记 皋谒延赏》:“尽称我弹丝品竹,沉李浮瓜,此处当追赏。”
  • 天人感应

    [拼音] tiān rén gǎn yìng
    [释义] 感应:交感相应。指有意志的天与世间的人能够交感相应
    [出处] 唐·陈子昂《谏政理书》:“天人感应,阴阳相和。”
  • 托孤寄命

    [拼音] tuō gū jì mìng
    [释义] 托孤:以遗孤相托;寄命:以重要事情相托。临终前将孤儿及重要事情相委托
    [出处]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补遗》第七卷:“故逆知其可以托孤寄命,韩魏公之凝立,亦此类也。”
  • 贪花恋酒

    [拼音] tān huā liàn jiǔ
    [释义] 花:比喻美女。贪恋女色和美酒
    [出处] 元·乔梦符《扬州梦》第四折:“某奉圣人的命,因牧之贪花恋酒,本当谪罚,姑念他才识过人,不拘细行,赦其罪责。”
  • 天壤王郎

    [拼音] tiān rǎng wáng láng
    [释义] 天壤:指天地之间,即人世间;王郎:指晋王凝之。天地间竟有这种人。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。后比喻对丈夫不满意。
    [出处]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:“一门叔父,则有阿大中郎;群从兄弟,则有封、胡、遏、末,不意天壤之中,乃有王郎。”
  • 腾蛟起凤

    [拼音] téng jiāo qǐ fèng
    [释义] 蛟:蛟龙;凤:凤凰。宛如蛟龙腾跃、凤凰起舞。形容人很有文采。
    [出处] 唐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腾蛟起凤,孟学士之词宗。”
  • 谈言微中

    [拼音] tán yán wēi zhòng
    [释义] 微中:微妙而又恰中要害。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。
    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滑稽列传序》:“谈言微中,亦可以解纷。”
  • 太丘道广

    [拼音] tài qiū dào guǎng
    [释义] 太丘:东汉陈寔,曾为太丘长,世称陈太丘。指交游甚广。
    [出处] 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“太丘道广,广则难周。”
  • 同条共贯

    [拼音] tóng tiáo gòng guàn
    [释义] 条:枝条;贯:钱串。长在同一枝条上。比喻事理相通,脉络连贯。
    [出处]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董仲舒传》:“夫帝王之道,岂不同条共贯与?”
  • 屠毒笔墨

    [拼音] tú dú bǐ mò
    [释义] 用笔墨毒害人。比喻内容不好的书。
  • 天覆地载

    [拼音] tiān fù dì zǎi
    [释义] 覆:盖;载:承受。象天覆盖万物,地承受一切一样。比喻范围极广大。也比喻恩泽深厚。
    [出处]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天之所覆,地之所载。”
  • 韬晦之计

    [拼音] tāo huì zhī jì
    [释义] 韬:把才华隐藏起来;晦: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。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    [出处] 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:“历太和会昌朝,愈事韬晦,群居游处,未尝有言。”
  • 特立独行

    [拼音] tè lì dú xíng
    [释义] 特:独特;立:立身。形容人的志行高洁,不同流俗。
    [出处] 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其特立独行,有如此者。”
  • 天人之际

    [拼音] tiān rén zhī jì
    [释义] 天道与人事相互之间的关系。
    [出处] 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