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lì dì jīn gāng
[释义] 比喻人力大气壮,异常威武
[出处]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14回:“马似掀天狮子,人如立地金刚。”
[拼音] lín lǐ xiāng dǎng
[释义] 周制1邻=5家,1里=5邻,1党=500家,1乡=12500家。泛称一乡的人
[出处]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雍世》:“毋!以与你邻里乡党乎!”
[拼音] liáng yǒu hùn zá
[释义] 莠:狗尾草。好苗和野草混杂在一起。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,难以区分
[拼音] lèng yǎn bā zhēng
[释义] 愣:呆,失神。由于吃惊而眼发直
[拼音] lèng lèng kē kē
[释义] 愣:呆,失神。呆头呆脑,发呆的样子
[拼音] liáo shì shēng fēi
[释义] 惹是生非,造成麻烦后果
[拼音] lóng xiāng hǔ shì
[释义] 象龙马高昂着头,象老虎注视着猎物。形容人的气慨威武。也比喻雄才大略。
[出处] 汉 潘勖《册魏公九锡文》:“君龙骧虎视,旁眺八维,掩讨逆节,折冲四海。”
[拼音] lè yǐ wàng yōu
[释义]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。
[出处]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。”
[拼音] lí huā dài yǔ
[释义]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。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。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。
[出处] 唐 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玉容寂寞泪阑干,梨花一枝春带雨。”
[拼音] liáng zhī liáng néng
[释义] 旧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。
[出处] 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”
[拼音] lán yīn xù guǒ
[释义] 兰因:比喻美好的结合;絮果:比喻离散的结局。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,最终离异。
[出处] 清 龚自珍《丑奴儿令》:“兰因絮果从头问,吟也凄迷,掐也凄迷,梦向楼心灯火归。”
[拼音] luò yuè wū liáng
[释义] 比喻对朋友的怀念。
[出处] 唐 杜甫《梦李白》诗:“落月满屋梁,犹疑照颜色。”
[拼音] mǎn táng guàn
[释义] 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。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
[拼音] měi shì wèn
[释义] 每件事都要询问。指凡事都要作进一步的调查
[出处]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入太庙,每事问。”
[拼音] mí lí mǎ hǔ
[释义] 糊里糊涂
[拼音] mò lù zhī nán
[释义] 末路:最后的一段路程。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。比喻越到最后,工作越艰巨。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。
[出处]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五》:“‘行百里者半于九十’,此言末路之难。”
[拼音] mián sī mèng xiǎng
[释义] 睡梦中也在想念。形容思念之甚。
[出处] 《醒世悟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,眠思梦想,要去奸他。”
[拼音] mín guì jūn qīng
[释义] 人民比君主更重要。这是民本思想。
[出处]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”
[拼音] mǎn ér bù yì
[释义] 器物已满盈但不溢出。比喻有资财而不浪用,有才能而不自炫,善于节制守度。
[出处] 《孝经·诸侯章》:“在上不骄,高而不危;制节谨度,满而不溢。”
[拼音] mèi jǐ mán xīn
[释义] 指违背自己的良心干坏事。
[出处] 元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三折:“他他他,忒很毒,敢敢敢,昧己满心,将我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