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自报公议

    [拼音] zì bào gōng yì
    [释义] 自己报名或报出自认的情况,由群众讨论评议
  • 碍足碍手

    [拼音] ài zú ài shǒu
    [释义] 同“碍手碍脚”。
  • 爱国一家

    [拼音] ài guó yī jiā
    [释义] 热爱祖国,像一家人
    [出处] 《人民日报》1958.10.11:“都本着‘爱国一家’的原则,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。”
  • 白浪掀天

    [拼音] bái làng xiān tiān
    [释义] 掀:翻腾。形容风大浪高。
    [出处] 唐 白居易《风雨晚泊》诗:“青苔扑地连春雨,白浪掀天尽日风。
  • 出卖灵魂

    [拼音] chū mài líng hún
    [释义] 比喻以一个人的灵魂去换取荣誉、地位等
    [出处] 马识途《清江壮歌》第七章:“他们竟妄想用这一张纸充当贺国威的卖身文契,要他出卖灵魂,出卖自己终生信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自己的母亲——中国共产党。”
  • 堵塞漏卮

    [拼音] dǔ sāi lòu zhī
    [释义] 卮:盛酒器。比喻堵塞漏洞
    [出处] 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五章:“奏请设立纺织局,谋堵塞漏卮。”
  • 二龙戏珠

    [拼音] èr lóng xì zhū
    [释义] 两条龙相对,戏玩着一颗宝珠。
    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,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。”
  • 放烟幕弹

    [拼音] fàng yān mù dàn
    [释义] 比喻制造假象,掩盖真相
  • 火光烛天

    [拼音] huǒ guāng zhú tiān
    [释义]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。形容火势极大(多指火灾)。
    [出处] 明·张岱《海志》:“火光烛天,海水如沸,此来得见海战,尤奇。”
  • 激起公愤

    [拼音] jī qǐ gōng fèn
    [释义] 激发了公众共同的愤慨
  • 快马一鞭

    [拼音] kuài mǎ yī biān
    [释义] 跑得快的马只着一鞭就行
    [出处]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六卷:“快马一鞭,快人一言。”
  • 聊以解嘲

    [拼音] liáo yǐ jiě cháo
    [释义] 姑且用来解释被人嘲笑的事情。
    [出处] 宋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五柳先生上》:“子美困顿于山川,盖为不知者诟病,以为拙于生事,又往往讥议宗文、宗武失学,故聊解嘲耳。”
  • 暮暮朝朝

    [拼音] mù mù cháo cháo
    [释义] 犹言日日夜夜。
    [出处] 宋·李纲《访李道士》诗:“自言身在此山中,暮暮朝朝看不足。”
  • 明日黄花

    [拼音] míng rì huáng huā
    [释义] 黄花:菊花。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。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。
    [出处] 宋 苏轼《九日次韵王巩》诗:“相逢不用忙归去,明日黄花蝶也愁。”
  • 薄养厚葬

    [拼音] bó yǎng hòu zàng
    [释义] 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,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,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
  • 百花生日

    [拼音] bǎi huā shēng rì
    [释义]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,即花朝。
    [出处] 清·秦味芸《月令粹编》卷五:“《陶朱公书》:‘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。无雨,百花熟。’”
  • 波澜老成

    [拼音] bō lán lǎo chéng
    [释义] 波澜:波涛,形容文章多起伏;老成:指文章很老练。形容文章气势雄壮,语句老练。
    [出处] 唐 杜甫《敬赠郑谏议十韵》诗:“思飘云物外,律中鬼神惊。毫发无遗憾,波澜独老成。”
  • 不忘沟壑

    [拼音] bù wàng gōu hè
    [释义] 沟壑:山沟。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,弃尸山沟。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。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。
    [出处] 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志士不忘在沟壑,勇士不忘丧其元。”赵歧注:“志士守义者也,君子固穷,故常念死无棺椁没沟壑而不恨也。”
  • 不虞之誉

    [拼音] bù yú zhī yù
    [释义] 虞:料想;誉:称赞。没有意料到的赞扬。
    [出处] 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有不虞之誉,有求全之毁。”
  • 博物君子

    [拼音] bó wù jūn zǐ
    [释义] 指博学多识的人。
    [出处] 《史记 吴太伯世家》:“延陵季子之仁心,慕义无穷,见微而知清浊。呜呼,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!”《后汉书 周荣传》:“蕴椟古今,博物多闻,《三坟》之篇,《五集》之策,无所不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