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zhì jiāo yì mǎn
[释义] 形容得意骄傲。
[出处] 《古今小说·梁武帝累修归极乐》:“贲志骄意满,不复顾虑。”
[拼音] zhǐ nán gōng běi
[释义] 犹声东击西。
[出处]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十一回:“蜀人或声东击西,指南攻北,吾兵必须分头守把。”
[拼音] zhǐ shǒu diǎn jiǎo
[释义] 犹指指点点。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。
[出处]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:“[彦思]走将出来时,众人便指手点脚,当一场笑话。”
[拼音] zhī wài shēng zhī
[释义] 比喻派生、繁衍而出者。同“节外生枝”。
[出处] 清李渔《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》:“善观场者,止于前数出所见,记其人之姓名。十出以后, 皆是枝外生枝,节中长节,如遇行路之人,非止不问姓字,并形体面目,皆可不必认矣。”
[拼音] zhī yè fú sū
[释义] 见“枝叶扶疏”。
[出处]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种梨》:“万目攒视,见有勾萌出,渐大;俄成树,枝叶扶苏,倏而花,倏而实,硕大芳馥,累累满树。”
[拼音] zhì yíng xīn mǎn
[释义] 犹志得意满。
[出处] 《晋书·袁甫传》:“寿阳以西皆是中国,新平强吴,美宝皆入,志盈心满,用长欢娱。”
[拼音] zhì zài sì hǎi
[释义] 犹志在四方。
[出处] 北周·庾信《燕射歌辞·角调曲一》:“志在四海而尚恭俭,心包宇宙而无骄盈。”
[拼音] zhí zhuàng héng chōng
[释义] 形容向前突破,不可阻挡或毫无顾忌地乱冲乱闯。
[出处] 《英烈传》第二十八回:“这些随来的精勇,个个持死杀来,真个是摧枯拉朽,直撞横冲,杀得友谅远走二十里之地。”
[拼音] zhì zú yì mǎn
[释义] 犹志得意满。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二回:“恒公虽然是个英主,却不道剑老无芒,人老无刚,他做了多年的侯伯,志足意满。”
[拼音] zhòng chuān fù hǎi
[释义] 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。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。
[出处] 《隋书·音乐志中》:“天覆地载,成以四时。惟皇是则,比大于兹。群星拱极,众川赴海。万宇骏奔,一朝咸在。”
[拼音] zhōng dǐng zhī jiā
[释义] 富贵宦达之家。
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回:“虽系钟鼎之家,却亦是书香之族。”
[拼音] zhōng guàn bái rì
[释义] 贯:贯通。忠诚之心可以贯通白日。形容忠诚无比。亦作“忠心贯日”。
[出处] 《宣和书谱·颜真卿》:“惟其忠贯白日,识高天下,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,特立而兼括。”
[拼音] zhòng guī lèi jǔ
[释义] 同“重规迭矩”。
[出处] 《艺文类聚》卷九五引晋·王廙《白兔赋》序:“昔周旦翼成,越裳重译而献白雉,著在前典,历代以为美谈。今在我王,匡济皇维,而有白兔之应,可谓重规累矩,不忝先圣也。”
[拼音] zhòng guī tà jǔ
[释义] 同“重规迭矩”。
[出处] 《乐府诗集·燕射歌辞二·皇夏》:“尧昔命舜,舜亦命禹,大人驭历,重规沓矩。”
[拼音] zhǒng jì xiāng jiē
[释义] 同“踵趾相接”。
[出处] 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·梁提督》:“自丛岚叠嶂间以刀掘路,士卒各怀一铁钉,踵迹相接,攀钉而上。”
[拼音] zhòng wēn jiù yè
[释义] 谓再做以前曾做的事。
[出处] 宋·陈亮《谢留丞相启》:“亮青年立志,白首奋身,敢不益励初心,期在重温旧业。”
[拼音] zhòng xīng qí gǔ
[释义] 犹言重整旗鼓。
[出处] 清·新广东武生《黄萧养回头》:“现下招集人才,团练军马,倘有机会可乘,一定重兴旗鼓。”
[拼音] zhǒng zú xiāng jiē
[释义] 同“踵趾相接”。
[出处] 明·张居正《答列卿毛介川书》:“今之士大夫,冠缨相摩,踵足相接,一时号为交游者,盖不少矣。”
[拼音] zhòu fēng bào yǔ
[释义] 见“骤雨暴风”。
[出处] 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八章:“众人都担心这时正是下雷雨的节令,猛不防来一阵骤风暴雨,人们藏在地洞里难免遭水淹。”
[拼音] zhòu yǔ bào fēng
[释义] 亦作“骤雨狂风”。亦作“骤风暴雨”。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。
[出处] 清·张德彝《随使法国记·归途记》:“初六日壬辰,阴晴不定……入夜骤雨暴风一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