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张火伞

    [拼音] zhāng huǒ sǎn
    [释义] 张:展开;火伞:比喻烈日。形容夏天烈日当空,酷热难耐
    [出处] 唐·韩愈《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》诗:“光华闪壁见神鬼,赫赫炎官张火伞。”
  • 馈贫之粮

    [拼音] zuò pín zhī liáng
    [释义] 广博的见闻是赠给知识贫乏者的宝贵的精神食粮。
    [出处] 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“是以临篇缀虑,必有二患:理郁者苦贫,辞溺者伤乱,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,贯一为拯乱之药。”
  • 铢两分寸

    [拼音] zhū liǎng fēn cùn
    [释义] 指极少的数量。
    [出处] 宋·王安石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:“不使有铢两分寸之加焉。”
  • 真凶实犯

    [拼音] zhēn xiōng shí fàn
    [释义] 真正的罪犯。
    [出处]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五回:“快快出去查明受害的百姓,赶紧指出真凶实犯,本县立刻就要办人!”
  • 祖宗家法

    [拼音] zǔ zōng jiā fǎ
    [释义] 封建时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规。
    [出处]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一章:“不要说好是妃子,就是皇后,也严禁寻国事说一句话。这是规矩,也叫做‘祖宗家法’。”
  • 纸笔喉舌

    [拼音] zhǐ bǐ hóu shé
    [释义] 指社会舆论
    [出处] 鲁迅《题记》:“真所谓‘事实胜于雄辩’,又何待于纸笔喉舌的批评。”
  • 自学成才

    [拼音] zì xué chéng cái
    [释义] 靠自学而成为有用的人才
    [出处] 邓小平《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》:“‘文化大革命’前大专学校毕业的和自学成才达到同等水平的知识分子,总有几百万吧。”
  • 舟车之利

    [拼音] zhōu chē zhī lì
    [释义] 舟:船,水运;车:车辆,陆运;利:便利。车船便利。形容水陆运输方便
    [出处]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难二》:“舟车机械之利,用力少,至功大,则入多。”
  • 贞夫烈妇

    [拼音] zhēn fū liè fù
    [释义] 贞:坚贞。封建社会对保持操守贞节而宁死不屈的男子和妇女的美称
    [出处] 《敦煌变文集·秋胡变文》:“我闻贞夫烈妇,自古至今耳闻,今日目前交见。”
  • 纵目远望

    [拼音] zòng mù yuǎn wàng
    [释义] 纵目:放眼远望。放眼向远处眺望
    [出处] 唐·杜甫《登充州城楼》诗:“东郡趋庭日,南楼纵目初。”
  • 志趣不凡

    [拼音] zhì qù bù fán
    [释义] 不凡:不寻常,不平凡。志向很不平常。形容超凡
    [出处] 《晋书·阮修传》:“梁国张伟,志趣不常,自隐于屠钓。”
  • 卒岁穷年

    [拼音] zú suì qióng nián
    [释义] 卒:终了,岁:年;穷:完了。指整年
    [出处]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1卷:“虽卒岁穷年,无有透彻之期。”
  • 茁茁壮壮

    [拼音] zhuó zhuó zhuàng zhuàng
    [释义] 肥大壮实,成长壮大
    [出处]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六章:“孩子们一个个都懂事明理,长得茁茁壮壮的。”
  • 知遇之荣

    [拼音] zhī yù zhī róng
    [释义] 知遇:得到赏识或重用。指受到赏识和重用的荣宠
    [出处]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71回:“臣子遭缝明圣之主,知遇之荣,不要说六尺之躯。”
  • 择人而事

    [拼音] zé rén ér shì
    [释义] 事:待奉。选择好人,侍奉终身
    [出处]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七回:“其实,采秋乘此机会,要择人而事,不理旧业。”
  • 症结所在

    [拼音] zhēng jié suǒ zài
    [释义] 症结:肚子里结块的病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关键所在
    [出处] 清·江藩《汉学师承记·阎若璩》:“沈潜二十余年,乃尽得其症结所在。”
  • 职务繁杂

    [拼音] zhí wù fán zá
    [释义] 指担任的事务烦琐杂乱
    [出处] 《隋书·牛弘传》:“笃志于学,虽职务繁杂,卷不释手。”
  • 知足知止

    [拼音] zhī zú zhī zhǐ
    [释义] 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。
    [出处] 《周书·萧大阛传》:“况乎智不逸群,行不高物,而欲辛苦一生,何其僻也。岂如知足知止,萧然无尽。”
  • 做人做世

    [拼音] zuò rén zuò shì
    [释义] 指在社会上立身行事。
    [出处]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二四:“咱俩都快要走进社会——做人做世了,你怎么还只管任性胡来呢!”又《苦斗》六一:“咱们来到这震南农场,原来不是想跟它做人做世,厮守一辈了的。”
  • 做鬼做神

    [拼音] zuò guǐ zuò shén
    [释义] 鬼鬼祟祟;使用欺骗的手段。
    [出处]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商议定了,做鬼做神,来弄送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