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yáng liǔ gōng méi
[释义] 细长秀美如柳叶的宫妆画眉。借指美女。
[出处] 元·刘致《朝天子·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》:“杨柳宫眉,桃花人面,是平生未了缘。”
[拼音] yī jiā zhī zuò
[释义] 自成一家的著作。
[出处] 《宋书·范晔传》:“不得志,乃删众家《后汉书》为一家之作。”
[拼音] yī shēn liǎng tóu
[释义] 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。比喻无所适从。
[出处] 汉 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八:“一身两头,近适二家,乱不可治。”
[拼音] yī shí jiù bì
[释义] 匡正时政的弊病。
[出处] 宋 邵伯温 《闻见前录》卷六:“及唐元宗时,宰相姚元崇直奏十事,可以坐销患害,立致升平,惟虑至尊,未能留意。医时救弊 ,无出于斯!”
[拼音] yǐ shuǐ tóu shuǐ
[释义] 比喻事物类同很难辨别。
[出处]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说符》:“若以水投水,何如?”
[拼音] yì xiāng pū bí
[释义] 不同寻常的香味扑鼻而来。
[出处]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4回:“土行孙看见妃子脸似桃花,异香扑鼻,不觉动力欲心。”
[拼音] yǐ zhàn yǎng zhàn
[释义] 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继续进行战争。
[出处] 毛泽东《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》:“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‘以华制华’的政治进攻和‘以战养战’的经济侵略。”
[拼音] yī zì bāo biǎn
[释义] 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。泛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。
[出处] 晋 杜预《春秋经传集解序》:“《春秋》虽以一字为褒贬,然皆须数句以成言。”
[拼音] yī zì cháng chéng
[释义]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。也指一言奏效,可比长城。
[出处] 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折寇》:“仗恩台一字长城,借寒儒八面威风。”
[拼音] yīn tiān bì rì
[释义] 染红了天,遮住了太阳。形容仪从之盛。
[出处] 《艺文类聚》卷五十:“段颖起于徒中,为并州刺史,有功,后徵还京师,颖乘轻车,介士鼓吹,曲盖朱旗骑马,殷天蔽日,连骑相继数十里。”
[拼音] yīng míng diǎn mǎo
[释义] 谓形式上查点人役。形容照例行事。
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8回:“尤氏虽天天过来,也不过应名点卯,不肯乱作威福。”
[拼音] yǒng měng guǒ gǎn
[释义] 形容处事勇敢决断。
[出处] 《汉书 翟方进传》:“勇猛果敢,处事不疑。”
[拼音] yǒng zhě bù jù
[释义] 惧:害怕。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。
[出处] 《论语 子罕》:“子曰:'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'”
[拼音] yǒu jiǎo shū chú
[释义] 戏称记闻精确、知识渊博的人。
[出处] 宋·龚明之《中吴纪闻·有脚书厨》:“[龚程]自幼读书于南峰山先都官墓庐,攻苦食淡,手未尝释卷。记问精确,经传子史,无不通贯。,乡人号为‘有脚书厨’。”
[拼音] yún hóng diǎn cuì
[释义] 谓涂脂画眉。
[出处] 宋·陈师道《减字木兰花》词:“匀红点翠。取次梳妆谁得似。风柳腰枝。尽日纤柔属阿谁。”
[拼音] yǒu dǎn yǒu shí
[释义]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。
[出处]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四十回:“金羽妹子,绝世聪明,有胆有识,今年也是七岁,可怜有才无命。”
[拼音] yuàn qì mǎn fù
[释义] 胸中充满了怨恨的情绪。形容怨愤之气极大。
[出处] 《后汉书 祭祀志上》:“即位三十年,百姓怨气满腹。”
[拼音] yún yóu tiān xià
[释义] 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,指漫游天下
[出处]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7回:“山上有一老僧,法名普静,原是祀水关镇国寺中长老;后因云游天下,来到此处。”
[拼音] yuè yùn zhǔ fēng
[释义] 晕: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形成日、月周围的光圈。月亮周围出现晕圈,则是有风的预兆
[出处] 《田家五行·杂占论月》:“月晕主风,何方有阙,即此方风来。”
[拼音] yuè guò zhōng qiū
[释义] 中秋之后,月亮就没有那样圆满了。比喻良好的时机已经过去
[出处] 明·朱权《冲漠子》第二折:“若遇那铅逢发处须当采,若是那月过中秋下手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