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xiǎo qū dà shēn
[释义]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。
[出处]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隙正传》:“小屈大申,存公忽私,虽尺枉而寻直,终杨光以发辉也。”
[拼音] xiāo yáo zì yú
[释义] 谓无拘无束,自得其乐。
[出处] 唐·李珏《唐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铭》:“池台琴酒,逍遥自娱,贤士大夫,尚其轨躅。”
[拼音] xiè jiā bǎo shù
[释义]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。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双雄记·赏荷造谋》:“若得谢家宝树向此间栽,却不是累世簪缨百福来。”
[拼音] xié jiān dī shǒu
[释义] 见“胁肩低眉”。
[出处]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汉景帝前三年》:“功义如此,尚见疑于上,胁肩低首,累足抚衿。”
[拼音] xiè lán yàn guì
[释义] 谢兰,系“谢庭兰玉”之省称;燕桂,《宋史·窦仪传》载:“仪学问优博,风度峻整。弟俨、侃、偁、僖,皆相继登科。冯道与禹钧(窦仪父)有旧,尝赠诗,有‘灵椿一株老,丹桂五枝芳’之句,缙绅多讽诵之。”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。后遂以“谢兰燕桂”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
[出处] 谢兰,系“谢庭兰玉”之省称;燕桂,《宋史·窦仪传》载:“仪学问优博,风度峻整。弟俨、侃、偁、僖,皆相继登科。冯道与禹钧(窦仪父)有旧,尝赠诗,有‘灵椿一株老,丹桂五枝芳’之句,缙绅多讽诵之。”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。
[拼音] xīn fú qì cū
[释义] 见“心粗气浮”。
[出处] 茅盾《第一阶段的故事》:“我们年青人,心浮气粗是有的,可是没有成见。”
[拼音] xīn jiāo huǒ liáo
[释义] 心里急得像火烧着一样。形容十分焦急。
[出处] 柯岩《追赶太阳的人》:“她摸黑坐着,心焦火燎地等着邻家的闺女从夜校回来帮她收拾。”
[拼音] xīn xì yú fā
[释义] 见“心细如发”。
[出处]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九回:“谁想这位十三妹姑娘,力大于身,还心细于发。”
[拼音] xīn yǔn dǎn luò
[释义] 形容十分惊恐。
[出处] 宋·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第四卷:“而又喧传陛下决为亲征之谋,中外闻之,心殒胆落。”
[拼音] xīn yǔn dǎn pò
[释义] 见“心殒胆落”。
[出处] 清·薛福成《书昆明何帅失陷苏常事》:“用无事筹略纷纭,临变已张皇失措,一闻贼至,心殒胆破。”
[拼音] xīn zhào qíng jiāo
[释义] 见“心照神交”。
[出处] 南朝·梁·任昉《答陆倕感知己赋》:“心照情交,流言靡惑。”
[拼音] xīng rú jiáo là
[释义] 谓毫无兴味。
[出处] 明·康海《粉蝶儿·秋日闲情》套曲:“半百年华,鬓如丝,兴如嚼蜡。”
[拼音] xíng sī zuò chóu
[释义] 见“行思坐想”。
[出处]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青娥》:“生行思坐筹,无以为计。”
[拼音] xīng xīng luò luò
[释义] 形容少而分散。
[出处] 《解放日报》1982.7.7:“四周的田野上,已星星落落地有人在劳动了。”
[拼音] xíng yǐng xiāng fù
[释义] 同“形影相依”。
[出处] 明·李东阳《奉谦斋徐先生书》:“今已决策于此,又念贱父子二人形影相附,别无子弟可将事者。”
[拼音] xíng yǐng zì diào
[释义] 同“形影相吊”。
[出处]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张诚》:“父自讷去,妻亦寻卒;块然一老鳏,形影自吊。”
[拼音] xióng chàng cí hé
[释义] 比喻相互附和。
[出处] 清·戴名世《已卯科乡试墨卷》序:“而雷同剿袭,大抵老生腐儒之唾余,雄唱雌和,自相夸耀。”
[拼音] xiōng zhōng wàn juàn
[释义] 谓读过大量的书。
[出处] 宋·辛弃疾《声声慢·送上饶黄倅职满赴调》词:“问个里,待怎么销杀,胸中万卷。”
[拼音] xuě àn yíng dēng
[释义] 同“雪窗萤几”。
[出处] 元·鲜于必仁《折桂令·书》:“送朝昏雪案萤灯,三绝韦编。”
[拼音] xuě bìn shuāng huán
[释义] 白发。借指老年人。
[出处] 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伯喈夫妻分别》:“云情雨意,虽可抛两月之夫妻;雪鬓霜鬟,更不念八旬之父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