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xuè ér nüè
[释义] 谑:开玩笑;虐:侵害,伤害。开玩笑近于伤害人
[出处] 崇彝《道咸以来朝野杂记》:“有嘲之曰:‘嵩不知,巴不管,胡涂堂官填不满……’可谓谑而虐矣。”
[拼音] xīn zhī bǐ gēng
[释义] 比喻靠卖文生活。
[出处] 唐 冯贽《云仙杂记》第九卷:“《翰林盛事》云:‘王勃所至,请托为文,金帛丰积,人谓心织笔耕。’”
[拼音] xiǎo yǎn bó pí
[释义] 比喻爱占小便宜。
[出处]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78回:“你娘与我些什么儿?他还说我小眼薄皮爱人家的东西。”
[拼音] xīn xiǎo zhì dà
[释义] 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
[出处] 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凡人之论,心欲小而志欲大,智欲圆而行欲方,能欲多而事欲鲜。”
[拼音] xián fēng dàn yǔ
[释义] 指海上风雨。
[出处] 梁启超《记东侠》:“其在岛也,小屋一间,咸风蛋雨,虽丈夫所不耐。”
[拼音] xuān huā chūn shù
[释义] 指父母。萱花指母,椿树指父。
[出处] 明汤显祖《牡丹亭 训女》:“祝萱花椿树,虽则是子生迟暮,守得见这蟠桃熟。”
[拼音] xī máo biàn fā
[释义] 连毛发也能清楚地分辨。形容析理入微。
[出处]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格局》:“圣叹之评《西厢》,可谓晰毛辩发,穷幽极微,无复有遗议于其间矣。”
[拼音] xiāo shé guǐ guài
[释义] 比喻丑恶之徒。
[出处] 鲁迅《两地书·致许广平112》:“这即使是对头,是敌手,是枭蛇鬼怪,我都不问。”
[拼音] xún shū yuè sòng
[释义] 形容赋敛繁苛。
[出处] 《旧唐书·杨炎传》:“百姓受命而供之,沥膏血,鬻亲爱,旬输月送无休息。”
[拼音] xuè xìng nán ér
[释义] 指刚强正直,勇敢热情的男子汉。
[出处] 明 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六回:“你小姐乃是闺阁中的须眉男子,我铁挺生也是个血性男儿。”
[拼音] xīn yí yǐ jiǔ
[释义] 心仪:心中向往。内心向往已经很久
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公卿议更立皇后,皆心仪霍将军女。”
[拼音] xīn cí hào shàn
[释义] 好:喜爱。心地善良,乐于助人
[出处] 元·郑廷玉《看钱奴》第一折:“我是个心慈好善的人,现如今吃长斋哩!”
[拼音] xué yè yǒu chéng
[释义] 学业:学问。学问有所成就
[出处] 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·孝感》:“虽夫人喜溢于中,不自知其然而然,亦先生学业有成所致与?”
[拼音] xiàn chōu kuǐ lěi
[释义] 傀儡:木偶戏中的木头人。比喻任人操纵控制的人
[出处]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48回:“那淮南江水左右官军,被奸妇驾云踏水,叫住就住,叫行就行,恰似线抽傀儡一般。”
[拼音] xiū shēn shèn xíng
[释义] 提高自身修养,小心谨慎行事
[出处] 东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实贡》:“夫修身慎行,敦方正直,清廉洁白,恬淡无为。”
[拼音] xuàn mù zhèn ěr
[释义] 眩:眼花,迷乱;眩目:耀眼。形容色彩繁多使人眼花,声音巨大震耳欲聋
[出处] 巴金《旅途随笔·游了佛国》:“有一些虔诚的佛教徒到了那个地方就会‘眩目震耳,悖魄堕魂。’”
[拼音] xū yù qī rén
[释义] 誉:声誉,名誉。用虚假的声誉欺骗人
[出处]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非比夸辩之徒,虚誉欺人。”
[拼音] xì dà qiáng huài
[释义] 墙缝大了就要倒。比喻错误不及时纠正,就会造成祸害。
[出处] 《商君书·修权》:“蠹众而木折,隙大而墙坏。”
[拼音] xióng jī duàn wěi
[释义] 断尾:断去尾巴。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。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。
[出处] 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宾孟适郊,见雄鸡自断其尾。问之,侍者曰:‘自惮其牺也。’”
[拼音] xiōng yǒu chéng lüè
[释义] 指胸有已成的策略。
[出处] 清·周亮工《黄母周宜人七轶序》:“江都天人之学,长沙治安之书,摩切已深,胸有成略,足以应当世之所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