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wàng wū yǐ shí
[释义] 见“望屋而食”。
[出处] 宋·叶适《外论》:“而绛灌之为丞相主国论者,故奋挺大呼望屋以食之人也,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!”
[拼音] wáng yuán zāi mù
[释义] 见“亡猿祸木”。
[出处] 清·王闿运《序》:“覆鹿遗蕉,亡猿灾木,非敌非寇,自倾自覆。”
[拼音] wéi bó bù xiū
[释义] 见“帏薄不修”。
[出处] 宋·张师正《倦游杂录》:“时侯叔献死,其妻帏箔不修,丞相表其事而斥去。”
[拼音] wéi dēng xiá jiàn
[释义] 以帷罩灯,以匣藏剑。比喻真相难明,令人猜疑。
[出处]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45回:“杯影蛇弓魔入幻,帷灯匣剑鬼生疑。”
[拼音] wèi fén xǐ xīn
[释义] 在火患之前就先将柴薪搬开。比喻防患于未然。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9卷:“这枢密院官都是怕事的,只晓得临渴掘井,那会得未焚徙薪?”
[拼音] wéi mù hóng ěr
[释义] 见“嵬眼澒耳”。
[出处] 明·瞿佑《剪灯新话》序:“所惜笔路荒芜,词源浅狭,无嵬目鸿耳之论以发扬之耳。”
[拼音] wéi qiáng líng ruò
[释义] 避开强暴的,欺凌弱小的。
[出处]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唯仁者能之,违强陵弱,非勇也。乘人之约,非仁也。”
[拼音] wéi rì wéi suì
[释义] 犹言度日如年。
[出处]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李膺》:“久废过庭,不闻善诱,陟秙瞻望,惟日为岁。”
[拼音] wéi shì jué sú
[释义] 同“违时绝俗”。
[出处] 宋·陈师道《上苏公书》:“谢公江海之士,违世绝俗乃其常耳。”
[拼音] wéi shì yì sú
[释义] 同“违时绝俗”。
[出处] 《宣和书谱·宣召纪》:“米芾性好洁,世号‘水淫’,违世异俗,每与物迕,人又名米颠。”
[拼音] wéi tiáo wǔ fǎ
[释义] 见“违条犯法”。
[出处] 宋·苏轼《论纲梢欠折利害状》:“一般点检,即二十九只船皆须住岸伺候,显是违条舞法,析文破敕。”
[拼音] wéi wú zhī jìng
[释义] 同“鼪鼬之迳”。
[出处] 清·张明弼《冒姬董小宛传》:“时姬又恶嚣,非受縻于炎炙,则必逃之鼪鼯之径。”
[拼音] wén tōng cán jǐn
[释义] 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。典出《南史·江淹传》。南朝梁江淹,字文通,年轻时就很有才华。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:“前以一匹锦相寄,今可见还。”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,张大怒说:“那得割截都尽。”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。
[出处] 典出《南史·江淹传》。南朝梁江淹,字文通,年轻时就很有才华。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:“前以一匹锦相寄,今可见还。”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,张大怒说:“那得割截都尽。”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。
[拼音] wèn yáng tián fǎn
[释义] 比喻失而复返。
[出处] 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三卷:“先失楚弓,旋归赵璧。汶阳田反,合浦珠还。”
[拼音] wò sù huái qiān
[释义] 犹言握铅抱椠。
[出处] 《北史·儒林传序》:“握素怀铅,重席解颐之士,间出于朝廷。”
[拼音] wò sù pī huáng
[释义] 犹言握铅抱椠。素,白绢,古代用以书写。黄,雌黄,古代用以校点书籍。
[出处]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握素披黄,吟道咏德,苦辛无益者如日蚀,逸乐名利者如秋荼。”
[拼音] wǔ chǐ shù zǐ
[释义] 同“五尺之童”。
[出处]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仲尼》:“仲尼之门,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。”
[拼音] wǔ chǐ zhī tóng
[释义] 见“五尺之童”。
[出处] 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外无期功强近之亲,内无应门五尺之僮。”
[拼音] wú diān wú dǎo
[释义] 犹言颠颠倒倒。谓精神错乱。无,语助词,无义。
[出处] 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三折:“老儿也似这般烦恼的无颠无倒,越惹你揉眵抹泪哭嚎啕。”
[拼音] wǔ dǐng wàn zhōng
[释义] 指高官厚禄。
[出处] 明·宋濂《永思堂记》:“如羊之跪乳,鸟之反哺,其乐将矢谁,视五鼎万钟若不能过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