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顽皮贼骨

    [拼音] wán pí zéi gǔ
    [释义] 指品行不端,无赖狡诈的人。
    [出处] 元·李行道《灰阑记》第二折:“这顽皮贼骨,不打不招。左右,与我采下去,着实打呀!”
  • 剜肉成疮

    [拼音] wān ròu chéng chuāng
    [释义] 本想割肉医疮,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。比喻行事只顾一面,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。
    [出处] 宋·崔与之《辞免除四川制置使札子》:“剜肉成疮,有根本先拨之虑;张颐待哺,有樵苏后爨之忧。”
  • 晚生后学

    [拼音] wǎn shēng hòu xué
    [释义] 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。
    [出处] 《宣和书谱·庾翼》:“庾翼为当日书家名流所推先如此,其自许亦自高,要是,其所得非晚生后学浅浅所能追逐也。”
  • 玩时贪日

    [拼音] wán shí tān rì
    [释义] 见“玩时愒日”。
    [出处] 明·宋濂《序》:“濂也以缪悠之资,玩时贪日,不能成一章。”
  • 望尘奔北

    [拼音] wàng chén bēn běi
    [释义] 见“望尘奔溃”。
    [出处]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行品》:“望尘奔北,闻敌失魄。”
  • 望尘奔溃

    [拼音] wàng chén bēn kuì
    [释义] 亦作“望尘奔北”。谓只看见敌方军马扬起的尘土便奔逃溃散。形容军无斗志。
    [出处] 《北史·魏纪二·太武帝》:“诸军同日皆监江,所过城邑,莫不望尘奔溃,其降附者不可胜数。”
  • 枉矫过激

    [拼音] wǎng jiǎo guò jī
    [释义] 犹言矫枉过正。
    [出处] 明·文征明《铁柯记》:“昔刘器之不为枉矫过激之行,而耿挺特达,卓有建明。”
  • 望空捉影

    [拼音] wàng kōng zhuō yǐng
    [释义] 犹言捕风捉影。比喻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。
    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7卷:“只凭数句之话,望空捉影,以陷臣罪。”
  • 亡猿祸木

    [拼音] wáng yuán huò mù
    [释义] 《渊鉴类函》卷四三二引《汀州志》:“唐大历中,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,里人欲伐木杀之。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。里人惧,亟走救火,于是群猴脱去。”后因以“亡猿祸木”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。
    [出处] 《渊鉴类函》卷四三二引《汀州志》:“唐大历中,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,里人欲伐木杀之。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。里人惧,亟走救火,于是群猴脱去。”
  • 微察秋毫

    [拼音] wēi chá qiū háo
    [释义] 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。
    [出处]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夫照镜子见眸子,微察秋毫,明照晦冥。”
  • 违害就利

    [拼音] wéi hài jiù lì
    [释义] 避开祸害,追求利益。
    [出处] 《吴子·图国》:“谋者,所以违害就利,要者,所以保业守成。”
  • 委曲成全

    [拼音] wěi qǔ chéng quán
    [释义] 指使自己受委屈,来成全别人。亦作“委曲周全”。
    [出处] 明·李贽《续焚书·答骆副使》:“夫自用则不能容物,无用又不能理物,其得尔三载于滇中者,皆我公委曲成全之泽也。”
  • 为蛇添足

    [拼音] wéi shé tiān zú
    [释义] 见“为蛇画足”。
    [出处] 明·王廷相《答何柏斋》:“此论为蛇添足,又岂自然而然之道哉?”
  • 违天悖人

    [拼音] wéi tiān bèi rén
    [释义] 违背天理人情。
    [出处]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八卷:“若浚此举违天悖人,可取浚头归苗傅,不然,一有退缩,悉以军法从事。”
  • 危言逆耳

    [拼音] wēi yán nì ěr
    [释义] 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。
    [出处] 明·李东阳《太白行》:“龙攀凤附不自由,何乃弃君来事仇。危言逆耳谁为谋?”
  • 畏影而走

    [拼音] wèi yǐng ér zǒu
    [释义] 比喻庸人自扰。亦作“畏影恶迹”。
    [出处] 宋·欧阳修《六一居士传》:“子欲逃名者乎,而屡易其号,此庄生所消畏影而走乎曰中者也。”
  • 委重投艰

    [拼音] wěi zhòng tóu jiān
    [释义] 委:委托、托付。指委以重任,授予艰难使命。
    [出处] 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表答用先世语》:“则今兹爰立之命,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,又辞乎?”
  • 文房四艺

    [拼音] wén fáng sì yì
    [释义] 指琴、棋、书、画。
    [出处]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自古书、画、琴、棋,谓之文房四艺。”
  • 问官答花

    [拼音] wèn guān dá huā
    [释义] 谓答非所问。
    [出处]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这老头儿这才叫个‘问官答花,驴唇不对马嘴’。这与我的心事有什么相干?”
  • 温情密意

    [拼音] wēn qíng mì yì
    [释义] 谓情意温柔亲密。
    [出处] 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:“然而散见零星的翠色,好一似美人的眉飞色舞,已确然见温情密意的‘春之和畅’之先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