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头一无二

    [拼音] tóu yī wú èr
    [释义] 唯一,只有一个。
    [出处] 孙中山《语言文学的奋斗》:“本总理今晚来同诸君讲话,没有别的贡献,头一无二的贡献,就是要诸位同志,以至诚之心,来做宣传一方面的革命工夫。”
  • 徒负虚名

    [拼音] tú fù xū míng
    [释义] 见“徒有虚名”。
    [出处] 茅盾《子夜》:“我知道赵伯韬肯放款子,就可惜我这‘红头火柴’徒负虚名,和这位财神爷竟没有半面之交!”
  • 涂歌巷舞

    [拼音] tú gē xiàng wǔ
    [释义] 同“涂歌里抃”。
    [出处] 明·袁宗道《顾使君考绩序》:“一温然长者,兀坐而泣之,可立使民涂歌巷舞。”
  • 兔角牛翼

    [拼音] tù jiǎo niú yì
    [释义] 兔不生角,牛不长翼,故以“兔角牛翼”喻不合情理之事。
    [出处] 章炳麟《国故论衡·明见》:“若然,始者果不可知,即万论若兔角牛翼矣。”
  • 土偶蒙金

    [拼音] tǔ ǒu méng jīn
    [释义] 在泥塑人像外面涂上金粉。比喻因袭模仿,徒有其表。
    [出处] 清·吴乔《答万季野诗问》:“宋诗如三家村叟,布袍草履,是一个人。明诗土偶蒙金。”
  • 兔死犬饥

    [拼音] tù sǐ quǎn jī
    [释义] 比喻敌人灭亡后,功臣不受重用。
    [出处] 明·张居正《答两广刘凝斋言贼情军情民情》:“鸟尽弓藏,兔死犬饥,故诸将士多张大贼势者,亦未可尽以为然也。”
  • 吐心吐胆

    [拼音] tǔ xīn tǔ dǎn
    [释义] 同“吐肝露胆”。
    [出处] 宋·朱熹《答刘季章书》:“日用之间,应事接物,直是判断得直截分明,而推以及人,吐心吐胆,亦只如此,更无回互。”
  • 推诚接物

    [拼音] tuī chéng jiē wù
    [释义] 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。
    [出处] 《晋书·刘元海载记》:“明刑法,禁奸邪,轻财好施,推诚接物,五部俊杰无不至者。”
  • 推枯折腐

    [拼音] tuī kū shé fǔ
    [释义] 犹言摧枯拉朽。比喻腐朽势力极易打垮。
    [出处] 晋·袁宏《后汉纪·光武帝纪》:“今我至京师,陈上谷、渔阳兵马之众,还出太原、代郡,反复数十日,归发突骑以奔乌合之众,如推枯折腐耳。”
  • 推梨让枣

    [拼音] tuī lí ràng zǎo
    [释义] 汉末孔融兄弟七人,融居第六,四岁时,与诸兄共食梨,融取小者,大人问其故,答道:“我小儿,法当取小者。”见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李贤注。又南朝梁王泰幼时,祖母集诸孙侄,散枣栗于床,群儿皆竞取,泰独不取。问之,答道:“不取,自当得赐。”见《梁书·王泰传》。后因以
    [出处] 汉末孔融兄弟七人,融居第六,四岁时,与诸兄共食梨,融取小者,大人问其故,答道:“我小儿,法当取小者。”见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李贤注。又南朝梁王泰幼时,祖母集诸孙侄,散枣栗于床,群儿皆竞取,泰独不取。问之,答道:“不取,自当得赐。”见
  • 颓垣败井

    [拼音] tuí yuán bài jǐng
    [释义] 犹颓垣废井。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。
    [出处] 《花月痕》第四五回:“破庙荒凉,草深一尺,见一群的羊在那里吃草,颓垣败井,廊庑倾欹。”
  • 颓垣废井

    [拼音] tuí yuán fèi jǐng
    [释义] 倒塌了的墙,废弃不用的井。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。
    [出处] 宋苏轼《密州通判厅题名记》:“虽然,不可以不一言,使数百年之后,得此文于颓垣废井之间者,茫然长思而一叹也。”
  • 颓垣废址

    [拼音] tuí yuán fèi zhǐ
    [释义] 犹颓垣废井。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。
    [出处] 宋欧阳修《有美堂记》:“今其江山虽在,而颓垣废址,荒烟野草,过而览者,莫不为之踌躇而凄怆。”
  • 唾地成文

    [拼音] tuò dì chéng wén
    [释义] 形容文思敏捷。唐冯贽《云仙杂记》有“唾地成文”一目,赞李贺云:“有人谒李贺,见其久而不言,唾地者三,俄而成文三篇。”
    [出处] 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》有“唾地成文”一目,赞李贺云:“有人谒李贺,见其久而不言,唾地者三,俄而成文三篇。”
  • 袒臂挥拳

    [拼音] tǎn bì huī quán
    [释义] 挽袖露臂,挥动拳头。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。
    [出处] 元 关汉卿《拜月亭》第四折:“我特故里说的别,包弹遍,不嫌些蹬弩开弓,怎说他袒臂挥拳。”
  • 堂皇正大

    [拼音] táng huáng zhèng dà
    [释义] 形容言行光明公正,不偏不倚。
    [出处]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四回:“宝玉又听宝钗这一番话,半是堂皇正大,半是体贴自己的私心,更觉比先心动神移。”
  • 螳螂拒辙

    [拼音] táng láng jù zhé
    [释义] 犹螳臂当车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。
    [出处] 唐 刘知幾《史通 载文》:“乃其申诰誓,降移檄,便称其智昏菽麦,识昧玄黄,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,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。此所谓厚颜也。”
  • 天付良缘

    [拼音] tiān fù liáng yuán
    [释义] 付:给予。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。也指难得的好机会。同“天假良缘”。
    [出处] 《群英类选 〈鲛绡记 鲛绡会合〉》:“到今日天付良缘重聚首。”
  • 痛入心脾

    [拼音] tòng rù xīn pí
    [释义] 形容悲痛到了极点。
    [出处] 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八回:“[女儿]饿到六天上,不能起床,母亲看着,伤心惨目,痛入心脾,也就病倒了。”
  • 托凤攀龙

    [拼音] tuō fèng pān lóng
    [释义] 犹言攀龙附凤。比喻依附帝王、权贵。
    [出处]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扬戏传》:“宗计于朝,或异或同,敌以乘衅,家破人亡。乖道反德,托凤攀龙。”